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不怕膽固醇狂飆!立夏吃豬腳添壽 豬腳這樣煮潤腸、降血脂

豬腳+白水滷腳

丁彥伶 報導 2024/05/14 18:0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每到立夏節氣養生,提到「立夏補老父」,子女要買豬腳、麵線孝敬父母,結果卻吃出高血脂、高血壓,怎麼辦?中醫師吳明珠建議,怕吃豬腳引起高血脂,建議可以在煮豬腳時加上山楂,具有軟化肉質和增加解脂酶,幫助脂肪的代謝,餐後喝杯決明子茶也有助降低膽固醇。

 

煮豬腳為爸媽添壽卻補出高血脂

俗話說:「立夏補老父,穀雨補老母。」日前節氣養生許多人敬奉爸媽豬腳和麵線,卻害爸媽血脂狂飆,還有54歲的女子防更年期老化,每周吃3、4次豬腳,本來膽固醇指數都很正常,吃完竟都飆破200多,擔心沒有幫爸媽添到壽,反而害爸媽血脂過高。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木耳、燕窩沒有膠原蛋白!膠原蛋白食物有哪些?預防老化要吃什麼

 

吃豬腳真的對健康有幫助嗎?吳明珠說,在中醫學上,豬蹄被稱為「豬四足」,中醫認為豬腳性平,味甘、鹹,具有補虛弱、填腎精的功效。古代醫藥不發達,豬也被當成一種藥材。

 

中醫:豬腳能補血、滋陰、益氣

除了大家所熟知「有益下乳汁」,也就是產後媽媽增加奶水以外,吳明珠說,對一般人來說,吃豬腳也有補血、滋陰、益氣、去除瘡毒、 癰疽、去寒熱等功能,還能滑肌膚、填腎精、健腰腳,《名醫別錄》記載,豬腳「主傷撻諸敗瘡,下乳汁」,指出吃豬腳對治療傷口特別有作用。

 

民俗上為爸媽添壽、增健康,建議煮豬前腳,除了因為民俗中,前、後豬腳具「迎新送舊」意義,在節日中食用,前腿用來迎接生命,所以爸媽生日或添壽要用前腿,再來豬前腳「筋多不油膩」,而後腿油多,所以建議要買豬前腳。

看更多:那英56歲認「更年期脾氣差」!中醫推更年期保養祕訣 荔枝、芒果少吃為妙

 

1/4成人高血壓 豬腳不要醬油滷

如果擔心熱量高、吃多使血脂飆高,吳明珠建議煮豬腳前要先汆燙,把汆燙後的湯水捨棄不用,因為可以把多餘的脂肪和膠原蛋白去除。根據統計,國內18歲以上成人有26.8%有高血壓,所以吃豬腳最怕滷得太鹹。她建議可以學台中和屏東里港「白水豬腳」,不加醬油和鹽把豬腳燉熟軟,想要增添鹹味,另外再沾醬吃。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白水燉豬腳加山楂助降血脂

吳明珠建議白水燉豬腳時可以加入山楂,山楂含山楂酸、蘋果酸、枸櫞酸、咖啡酸、內脂、脂肪、金絲桃苷、解脂酶、鞣質、蛋白質、槲皮素、核黃素、胡蘿蔔素、糖類及維生素類等多種成分,不僅具有軟化肉質的作用,同時能降血脂。

 

吃完豬腳再喝決明子茶,決明子性甘苦微寒,歸肝、膽、腎三經,具有清熱、明目、潤腸及降血脂的作用。

 

骨關節痛燉豬腳加杜仲、續斷、狗脊

如果有骨關節痠痛,燉豬腳時可以加杜仲、續斷和狗脊。杜仲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衝任、固經安胎等功效,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近代科學研究更發現杜仲對治療血壓病有雙向調節作用,並有助預防骨質疏鬆,及防衰老作用。

 

續斷又名川斷,古代因可「續折接骨」而得名。燉豬腳加入續斷具有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等功效。可治腰背酸痛,足膝無力。加入狗脊也具有強筋骨、壯腰膝、祛風濕、補肝腎等功效。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吃豬腳補膠原蛋白恐罹心臟病!她為更年期狂吃豬腳保養 外表不胖體脂卻飆到40%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吳明珠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