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針扎手指放血有效?醫曝搶救中風1招最正確 這樣吃讓心血管回春
國內「健康醫療品牌」龍頭《健康2.0》,6月17日開始擴大為帶狀節目,由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一星期7天,週一到週五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在TVBS 56頻道天天守護大家健康!
延伸閱讀:手指麻可能是中風徵兆!60歲婦人中風單側無力 勤練「周天顫掌法」好轉了
▲《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右)、江坤俊(左)。
江坤俊:中風年輕化 與三高年輕化有關
首集《健康2.0》帶狀節目討論「中風、心肌梗塞年輕化 從根本預防無聲殺手」。《健康2.0》主持人、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提到,中風、心肌梗塞年輕化主要與三高年輕化有關,由於現代人喜好精緻飲食、生活作息不正常,大大增加年輕型中風的發生率。
《健康2.0》邀請各健康領域專家
《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觀察發現,現代人不只胖的人容易中風,即使是愛運動、體態苗條的人也有可能,《健康2.0》節目特別邀請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鄔定宇、員榮醫院總院長心臟科主治醫師張克士、營養師宋明樺、雷神主廚雷議宗、氣學管理專家彥寬老師,討論腦中風形成原因,以及如何透過飲食、運動,讓心血管回春有彈性!
日前三金影帝吳朋奉因腦中風顱內出血,突然逝世家中,不但震驚外界,更讓人聞「腦中風」色變。根據國內統計,每10分鐘就有1人中風,大約47分鐘就有1人因中風而死亡,引起中風主要的危險因子有高血壓及糖尿病。
延伸閱讀:吳朋奉腦中風猝死享年55歲!醫曝5成曾有無症狀腦中風 這些危險因子最易腦中風
中風年輕人占10% 出血性中風占大宗
鄔定宇指出,目前將年輕型中風定義為45歲以下發病的患者,過去10幾年來,在年輕族群中的占比,從5%提高到10%。
鄔定宇表示,年輕中風患者以出血性中風居多,占了5~6成,多數年輕中風患者血管性疾病有關,例如:動靜脈畸形、血管瘤,甚至是主動脈剝離,導致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中風;而老年人的中風,以缺血性居多,大部分是因血栓、腫瘤引起血管堵塞,造成腦梗塞。
針扎手指放血能搶救中風?
目前中風搶救方式分為2種「靜脈溶栓」和「動脈取栓」,坊間的偏方是在中風發作當下針扎手指放血,鄔定宇強調,其實針扎手指放血沒有實際根據,緊急送醫才正確!
搶救中風 「黃金救援3小時」
鄔定宇說明,所謂的「黃金救援時間」針對缺血性中風;若是出血性中風,則必須要視部位、昏迷指數來判斷,昏迷指數7分以下就建議不開刀,因為搶救回來不見得會醒,即使醒過來身體功能也會很差。
為幫助醫生在第一時間緊急搶救中風患者,張克士指出,員榮醫療體系結合5G智慧眼鏡,透過救護人員戴著的智慧眼鏡,可將病患的畫面傳輸到急診室,讓醫生可以判斷中風情況下指令,嚴重時還可以透過傳輸畫面,進行跨院會診。
食療讓心血管回春 預防心血管疾病
營養師宋明樺表示,除了飲食要清淡少鹽,控制熱量及多運動,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肪等危險因子外,還需要多補充護心食物,像是鯖魚、黃豆、酪梨、芹菜、黑木耳、薏仁、大蒜或綠茶等,通常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抗氧化物,而一些脆、軟、滑、黏的食物,都含有水溶性膳食纖維,可達到降膽固醇及防止血液凝結的效果,預防心血管疾病。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脊髓也會中風!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 恐癱瘓、大小便失禁
夏季也要當心腦中風!醫揭2大關鍵 少喝水、進出冷氣房
搶救腦中風後惡化病人,醫師用這治療有效阻止惡化,並改善復健預後
中風能夠不癱瘓!新療法延長搶救黃金時間,術後恢復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