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汙染有解了!科學家發現1種細菌竟能「吃塑膠」是清理環境新契機
近年來,塑膠汙染已成為全球環境的一大威脅。然而,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最新研究帶來令人振奮的消息,一種常見於廢水中的細菌「康氏睪固酮菌」,能夠將塑膠分解作為食物來源,為清理塑膠廢棄物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塑膠竟是康氏菌的「美味大餐」
在過去,科學家早已觀察到康氏睪固酮菌能在廢水系統中的塑膠上生長,但其具體作用一直都是個謎。現在研究團隊發現,這種細菌能將塑膠「咬」成奈米級的小碎片,然後分泌特殊的酶進一步分解塑膠,並利用塑膠中的碳原子環作為食物來源。
研究領導者西北大學的盧德米拉.阿里斯提德表示:「我們首次系統地證明,一種廢水細菌可以從塑膠材料開始,將其劣化、碎片化、分解,並用作碳源。令人驚訝的是,這種細菌能完成整個過程,我們還識別出一種關鍵酶負責分解塑膠材料,這可被優化並利用於清除環境中的塑膠。」
看更多:塑膠製品色彩鮮豔藏殺傷力!紅藍綠易碎裂成微塑膠 影響人體和環境
康氏睪固酮菌的特殊酶是分解關鍵
研究團隊專注於康氏睪固酮菌,發現這種細菌能在常見於食品包裝和飲料瓶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膠上生長,PET因不易分解而成為塑膠汙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佔全球塑膠使用量的12%,並佔廢水中微塑膠的高達50%。
為了深入了解細菌如何與塑膠互動,研究人員將從廢水中分離出的細菌培養在PET薄膜和顆粒上,並使用先進的顯微技術觀察塑膠表面的變化,最終在細菌內部找到一種在接觸PET塑膠時表達的特殊酶,科學家還發現,沒有這種康氏菌酶,細菌分解塑膠的能力明顯降低或消失。
細菌力量大爆發 環境清汙新契機
這發現不僅為開發基於細菌的工程解決方案清理塑膠廢棄物提供了可能,也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塑膠在廢水中的變化。阿里斯提德指出:「廢水是微塑膠和奈米塑膠的巨大儲庫。大多數人認為奈米塑膠是以奈米的形式進入廢水處理廠的,但我們顯示,奈米塑膠可以通過微生物活動在廢水處理過程中形成。」
這項研究為解決全球塑膠汙染問題帶來了新的希望。通過深入了解細菌如何分解塑膠,我們有可能開發出生物技術手段,加速塑膠的降解,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這也提醒民眾,需要更關注廢水處理過程中塑膠的轉化,從源頭減少塑膠對生態系統的危害。
看更多:1瓶礦泉水有24萬顆塑膠微粒 男子天天喝礦泉水竟洗腎?醫曝9大洗腎原因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明日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