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物品、不修邊幅,可能是長輩憂鬱的表現!
示意圖/TVBS
看到左鄰右舍時,禮貌的問候一聲,有助於預防長輩的憂鬱症!這不是開玩笑,根據研究,憂鬱症狀的增加與自我忽略風險呈現相關,而且在自我忽略的長者中,高達6成出現憂鬱症狀。
一篇發表於「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研究指出,增加鄰里凝聚力可能有助預防和處理長者自我忽略的問題。研究以3,157位年滿60歲以上的美國華裔老年人為對象,以「病患健康問卷」評估他們過去兩周的憂鬱症狀,並以27個項目評估自我忽略(無法執行基本的自我照顧任務),內容包括:囤積、個人衛生、不衛生的條件、房屋修繕需求及水電瓦斯設施缺乏。
結果顯示,憂鬱症狀的增加與自我忽略風險呈現相關,27%長者有自我忽略的現象,其中有超過六成老年人出現憂鬱症狀;和沒有憂鬱症狀者相比,有輕、中、重度憂鬱症狀的長者更容易出現自我忽略的現象。結果也發現,較強的鄰里凝聚力與較低的整體自我忽略風險有關。
發現囤積、不修邊幅的人,多給予關懷
台北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老年憂鬱症難以從情緒層面察覺,從研究得知,越嚴重的自我忽略與高風險憂鬱症有關。自我忽略的長者不僅會產生憂鬱情緒,連帶也會出現飲食不正常、營養不良、因被囤積的貨物割傷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等生理症狀,甚至引發公共風險,形成社會危害。
蔡佳芬呼籲,當看到家中或街坊鄰居的長者出現自暴自棄、不修邊幅、囤積物品等行為時,不要只是抱有嫌惡的眼光,應該給予更多關懷在情緒狀態,幫助他們脫離孤獨,減少老年憂鬱的風險。
示意圖/TVBS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青、壯年的朋友們,可多加參與以社區為主的活動,能歌善舞、較外向或熱心的人可以多關心長期獨處、不愛出門的鄰居,主動問候;居住於大廈者,可從關懷同層鄰居開始,分享日常生活,例如分享自己製作的點心與鄰居聊天,搭電梯時則可和不同樓層的住戶簡單微笑,拉近彼此距離,時間一久,有更多長輩願意走出家門,無論對自身或其他長者的基本自我照顧能力,都是積極的促進。
◎ 記者/曾金月報導 ◎ 美編/蔣嘉佳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