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疲勞會增加失智風險!預防失智把握「5多4少」提升腦健康
近日,探討失智症議題的電影《父親》榮獲第93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改變劇本獎,引起全球觀眾矚目。不同於其他電影以照顧者為視角,《父親》以患者的角度出發,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時而無奈、時而痛苦的神情,絲絲入扣展現身心靈的煎熬,令人為之鼻酸。
失智不是老頑固! 高壓、疲勞讓失智風險增加
在台灣,每10位65歲以上的老人即有1位失智。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失智的症狀以「健忘」為最人知,此外還可能出現固執、個性改變等症狀,但家屬常常以為老人家只是固執、講不聽,忽略了症狀感而延誤提早就醫的時機。
事實上,失智症是腦功能的退化,當一個人的腦年齡衰退快於實際年齡時,例如失智症患者呈現的時間與空間等認知混亂,代表大腦功能已退化。
看更多:失眠也容易失智!每10人就有1人失眠 營養師揭5大助眠食物
「現代人的壽命變長,用腦時間與壓力也增加。」鄭乃源指出,長期過度腦疲勞,失智症風險也會提升。然而,腦功能衰退很難在第一時間察覺,等到退化者的處理事務能力變差、認知出現問題時,失智程度往往很難挽回。
早期發覺腦部出現退化
鄭乃源院長表示,腦部出現早期退化現象時,透過積極介入,能夠延緩退化的速度。大腦的結構複雜,每個部位各司其職,如掌管語言的區域跟掌管情緒的區域就不同。
「可以幫我把用來轉電視台的那個東西拿過來嗎…」經常說不出諸如搖控器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品名稱,就可能是大腦中「語意記憶」的神經網絡開始退化;本來會騎腳踏車但突然忘記怎麼騎,就可能是「內隱記憶」的神經網絡發生狀況。因此,不只要找出腦部是否有退化的情況,還要了解各神經網絡退化的狀況,才能夠及早協助改善。
看更多:長輩常說這些話要注意!老年憂鬱症是失智前兆?2種人容易得憂鬱症
鄭乃源分享一名CEO自覺工作能力大不如前,原本以為是自然老化,透過「全腦神經年齡磁振造影檢查」之後,竟發覺已是初期的腦部認知功能退化;甚至,也曾有完全無症狀者,因安排全腦健檢方案意外發現腦部已開始退化,幸好發現得早,情況尚不嚴重,只要能及早積極介入調整,即能延緩失智情形發生。
改變失智風險:5多+4少
鄭乃源院長表示,年齡為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失智大致分為「退化性」與「血管性」2大類。其中以退化性失智症佔最大宗,約有六、七成;而大多數的失智症,都是先天的因素加上後天的環境所造成。
示意圖/TVBS
「我們無法改變實際年齡,但可以扭轉其他危險因子,藉由改善後天的環境因素來降低失智症風險。」他舉例,像三高(血糖、血脂、血壓)、吸菸、遺傳、憂鬱、肥胖等,都是造成失智的危險因子。不妨透過國健署「5多4少」的原則,來提升腦部的健康。
看更多:100歲竟有「30歲大腦」,揭日本健腦祕訣!醫師1招「手指操」也能活腦
5多做: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1. 多動腦
2. 多運動
3. 多均衡飲食
4. 多社會互動
5. 多維持健康體重
4少做:減少危險因子
1. 少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
2. 少頭部外傷
3. 少抽菸
4. 少憂鬱
小心壓力是大潛在的健康威脅
鄭乃源提醒,「壓力」也是大腦的潛在健康威脅,過度壓力會降低日常生活的控制能力,連帶著飲食、睡眠都會受影響。其他像是心血管疾病、腸道菌群也都會影響腦部健康。「整體都要健康,大腦才會健康!」他呼籲,想要充分掌握大腦狀態,可以搭配進階心血管、壓力荷爾蒙、自律神經及腸胃鏡檢查,全盤掌控所有風險因素。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鄭乃源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