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冠一號救了我77歲老媽 檢疫中快樂缺氧、氧氣瓶快吸完,吃藥5天神速恢復
77歲的媽媽新冠肺炎快篩陽性,獨自住在防疫旅館中出現「快樂缺氧」,送去的氧氣都不夠用,就醫也未緩解下來。吳小姐說所幸後來透過中醫視訊看診、開藥,使用清冠一號,病情終於好轉。吳小姐很感謝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蔡耿彰博士和中醫師蔡運寧耐心幫忙,所幸清冠一號發揮效用,救了老媽一命。
住萬華有頭痛、咳嗽症狀,媽媽快篩陽性
吳小姐說,媽媽和弟弟一起住在萬華,因為是高風險區,所以當媽媽5月25日出現頭痛、咳嗽症狀,弟弟帶媽媽去做快篩檢查。弟弟快篩陰性,但77歲的媽媽竟是陽性。由於PCR檢測未出爐,吳媽媽被送到防疫旅館。防疫人員還安慰吳媽媽:「先別擔心,妳可能是偽陽性」,所以入住前5天,大家都以為媽媽只是感冒。
看更多:陳零九雙採陰出院大讚清冠一號 研發團隊籲高風險者快視訊看診,用藥防重症
誤以為只是感冒,所幸及早送的氧氣幫上忙
因為媽媽年事已高,全家人都不捨她單獨住在防疫旅館,天天噓寒問暖。因為看到新聞提到「快樂缺氧」致命,各大藥局氧氣瓶都缺貨,家人趕快四處打聽,買到6瓶送到防疫旅館備用。沒想到第6天媽媽就出現咳嗽、頭痛、鼻塞流鼻水、無力、沒食慾、喘等嚴重不適,藥都吃完、氧氣也吸掉4瓶,得等到次日6月1日才能請醫師開藥。
等7天才知確診,媽媽血氧掉到92%
吳小姐說,聽到媽媽病情急轉直下大家都亂了,看到新聞提到清冠一號很有效,想讓媽媽快用藥,但得到的訊息都說「要確診才能用清冠一號」。但是媽媽PCR報告一直沒有送來,媽媽血氧濃度降到92%,大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她從早上一直打電話到好幾個單位詢問,都查不到媽媽的檢驗報告,直到晚上1922才來電說媽媽「確診」。全家趕快安排媽媽中醫看診,得排到6月3日才能看,但是6月2日傍晚媽媽就發燒了,大家只能在旁邊乾著急,非常無助。
送急診只能坐著等,連床都沒得躺
6月3日因為張媽媽血壓飆到170毫米汞柱,才被送到中興醫院急診,聽說發燒的媽媽在急診連一張床也沒有,只能坐在椅子上打點滴。吳小姐說,媽媽在電話中說「好累,好想睡一覺」,但是只能靠著牆瞇一下,大家都好心疼。打電話到醫院,急診護理人員說「今天晚上也不可能有床」,他們懇求至少讓媽媽在急診有一張床可以躺。後來媽媽一個人在急診待了一個晚上,又餓又累,原本預約的中醫也看不到。
主動出擊 找到中醫藥研究所求救,終拿到清冠一號
6月4日吳小姐從網路查詢到清冠一號研發單位: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電話,接待人員幫她推薦研發成員蔡耿彰博士。蔡博士熱心回電,並且提供很多衛福部認證的原廠中藥「清冠一號」的資訊,讓她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如何透過視訊看診、取得原廠清冠一號。並協助他們透過視訊看診取得處方箋,傍晚取得原廠清冠一號後,醫院主治醫師說還要和該院的中醫師討論是否可用藥,家人都很著急,如果醫師說不能用怎麼辦?會不會延誤用藥?
看更多:確診者用「清冠一號」,一般人喝「清肺飲」保養肺部改善呼吸道症狀 連小孩也適用
用清冠一號第4天,媽媽肺部X光明顯改善
直到6月5日醫師同意讓媽媽用藥,他們趕快送藥給媽媽,下午2時吃進第一包藥。到了6月7日早上,用藥到第3天,護理師和醫師都說吳媽媽症狀大幅改善,咳嗽也好轉,用藥第4天,肺部X光也大幅改善。吳小姐和她通電話時感覺到媽媽精神變好,也不太咳嗽,全家人終於能安心睡覺了。
吃藥第5天醫師說恢復神速,可出院檢疫
6月9日才用藥第5天,醫師就說媽媽恢復神速,可以出院轉回防疫旅館。吳小姐擔心太早出院會不會影響病情,醫師說「你媽媽是我手上恢復最好、最穩定的病人了」。所以在6月10日早上,吃清冠一號第6天,醫師就把媽媽送回防疫旅館,說只要再等7天隔離就可以返家了。
用藥12天,雙採陰抗疫成功
接下來的幾天,吳媽媽持續服用清冠一號,恢復越來越好,吃得下、喝得下,在電話中和家人開心說笑。到了用藥第10天、6月14日,中醫師蔡運寧幫她調整藥量,改成早晚兩包、中午一包清冠一號。6月16日吳媽媽解除隔離,被通知可以出院返家,為了安全起見,醫師建議和媽媽同住的弟弟預防性用藥,開始服用清冠一號。吳媽媽在6月17日離開防疫旅館,弟弟帶媽媽再進行篩檢,快篩陰性、PCR陰性雙採陰,終於抗疫成功。
不要等確診,高危險群經中醫師看診開藥預防性用藥
吳小姐說,她們全家雖然想要保持低調,但因為回想起來,他們差點就因為對清冠一號的知識不足、太晚用藥而失去媽媽,就感到後怕。所以希望分享他們的經驗,讓大家知道清冠一號真的可以救命,也提醒大家知道:必要時宜儘速尋求合格中醫師看診、提供處方箋再用藥,預防染疫變成重症。希望大家了解後,不要再經歷他們這段擔心害怕的經驗。
看更多:染疫中重度治療有好消息!「清冠一號」搭配中藥材有效提升血氧濃度 已有9人解隔離出院
《健康2.0》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蔡耿彰博士‧吳小姐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