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分鐘就有1人確診多發性硬化症 女憂疫苗副作用,醫建議仍須施打
30歲姜藥師在多年前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須長期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控制病症,近期因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身為一線醫療人員的她,有機會可優先接種疫苗,但卻擔心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可能與免疫藥物相牴觸,因此相當猶豫是否要接種疫苗,所幸在與專業醫師討論後,已完成施打。
與專業醫師討論疫苗施打時間 避免疫苗效力減低
成大醫院神經部醫師孫苑庭指出,目前台灣可以接種到的COVID-19疫苗都很安全,也都有保護力,打得到的就是好疫苗!關於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在意的副作用問題,目前還沒有因接種疫苗而導致疾病復發及惡化的個案,但有些二線藥物可能會減低疫苗效力,建議疫苗注射盡量安排在免疫藥物施打的間隔區間,並與醫師討論。
看更多:免疫學權威分析8大新冠疫苗!這2款防護力最高、副作用最低
勿任意停藥 免疫治療不會增染疫風險
孫苑庭說,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多發性硬化症病患染疫比例與一般族群相當,多數染疫之後的重症率不會更高,僅少數使用特定免疫治療的病患,有可能重症率略高於一般人,但大多數免疫治療並不會增加染疫後的重症及死亡率。反倒是年紀較大、神經學缺損較嚴重,已不使用免疫治療的患者,發生重症及死亡風險高於免疫治療患者的2倍。提醒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不需過於擔心免疫治療的使用會增加染疫風險,並特別呼籲任意停藥恐造成疾病復發或惡化。
症狀反覆 嚴重恐影響行動能力
多發性硬化症在全球已有280萬患者,平均每5分鐘,就有1人確診。且據健保資料統計,台灣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診斷率呈現增加趨勢,從20年前的500名,至今已通報超過2000名;據觀察,多發性硬化症女性患病機會是男性的2倍,常好發於20至40歲之間,台灣神經學學會秘書長鄔定宇醫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的成因尚不明確,患者會產生自體抗體攻擊髓鞘,導致發炎的過程在腦及脊髓引起不同的神經學障礙,這些症狀可能會消退、也可能持續,甚或逐漸加重,多數患者如姜藥師一般症狀時好時壞反覆出現,目前尚無明確預防發病方法,呼籲大眾若忽然出現麻痺、肢體無力、步態不穩、暈眩、視力受損、大小便機能失調等症狀,建議可至神經科就診,做出進一步疾病診斷。
看更多:這種病專找女性!10年內恐失明、坐輪椅 1種飲食能延緩
《健康2.0》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灣神經學學會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