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沒顧好,小心得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3指標能預防
失智症有不同類型,一般大眾熟知是退化性的阿茲海默症,目前只能用藥延緩病情;占第二位的是血管性失智症,是伴隨腦血管疾病,如腦出血或腦梗塞,導致腦組織損傷而造成失智,若能預防腦血管疾病的產生,即可降低風險。
中風、腦外傷都要小心併發血管性失智症
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毓倩說明,因中風而發生血管性失智症的患者,除了單側手腳無力之外,連帶會有反應遲鈍、認知功能突然惡化、人格改變及憂鬱等情緒問題。她分享,門診中偶爾就遇到病人中風後肢體逐漸好轉時,家人開始發現患者記憶力愈來愈差;中風及失智現象有時間的相關性,被視為是血管性失智症。
另外,「腦外傷」造成腦出血的患者,也可能併發血管性失智症,如車禍撞擊或是跌倒等導致硬腦膜下血腫、蜘蛛網膜下出血,即使已經動過手術,因腦組織已受到損傷,失智現象仍有可能緊接而來。
看更多:本土疫情多點爆!研究:染疫提高腦中風機率 1族群要小心
忘東忘西、手腳無力常跌倒…「沉默型腦梗塞」不易發覺
張毓倩進一步提到,第三種較為特殊的是腦部血液灌流不足,導因於細小血管的粥狀動脈硬化。家人可能發現老人家經常忘東忘西、手腳無力常跌倒,時好時壞,以為是老人家容易感冒或身體哪裡不舒服,等到覺得不對勁,到神經科門診進一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會發現已經累積不少小中風的痕跡。
因老人家常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易造成腦部粥狀血管硬化,導致慢性缺血症狀,腦血管常有一段一段供血不足,腦細胞因而緩慢死掉。這類患者因病情進展緩慢、不易發覺,而被視為「沉默型腦梗塞」,長期下來,也成了血管性失智的一員。
看更多:急回收!輝瑞「血壓藥」含不純物恐致癌 台大教授5招讓高血壓病患防重症
預防關鍵:保持腦血管血液通暢
張毓倩表示,不論是哪一種中風導致血管性失智症都可預防,關鍵在保持腦血管的血液通暢。她提醒,要去除以下3個可能的危險因子:
1.血管性疾病有關的心臟問題,包括心律不整、心臟瓣膜問題等。
2.積極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
3.避免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當沙發馬鈴薯。
看更多:失智症專家:4種食物可能讓你失智!防失智吃蘋果、薑黃有用嗎?「吃這種」才活腦
中風後,二次中風的機會高3成
張毓倩說,值得注意的是,血管性失智症雖然可能隨著中風治療,如服用阿斯匹靈、抗凝血劑等,受傷的腦細胞會逐漸恢復,但只要發生過一次,下次中風的比例比正常人高3成,一次又一次會造成腦部所保存細胞愈來愈少;記憶性及生活功能便猶如下樓梯般,長久累積就像走下坡。
張毓倩強調,若家中長者已發生血管性失智症,經過一段時間急性疾病的藥物治療後,要多鼓勵出去走走,與人群接觸,或是去住家附近長照中心多運動、多書寫、多畫畫、多動腦,讓疾病盡量持平在這一階平台,愈久愈好。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關懷自己、遠離婦癌:專家解惑、防癌照護須知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