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牙痛要人命?別急拔牙!三叉神經痛常被誤會,按這些部位簡單判斷

許寶仁 報導 2022/05/20 18:3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但有人到牙科拔了好幾顆牙齒,疼痛卻沒有改善,走了一大圈冤枉路,到神經科檢查才發現,原來兇手是「三叉神經痛」,而它比牙痛又更麻煩棘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許家綸表示,三叉神經是12對腦神經之一,負責管控顏面、牙齒與口腔的感覺,將訊息傳輸至大腦腦幹。顧名思義,三叉神經分為3支,分別是控制前額及上眼瞼感覺的「眼支」、控制顴骨與上排牙齦感受的「上頷支」,及是控制下巴及下排牙齦感受的「下頷支」。典型的三叉神經痛盛行率,國內每年每10萬人約10人,雖然比率不算高,但造成病人很大痛苦。

看更多:鼻子長牙齒!鼻竇異生齒被誤認為過敏,易造成鼻竇炎、蜂窩性組織炎及化膿
 

輕碰臉頰、鼻翼、刷牙漱口都會痛

許家綸醫師表示,典型的三叉神經痛,是神經傳輸進入腦幹處與顱內的動脈血管產生異常接觸,以致三叉神經變性,產生異常放電。統計上,三叉神經痛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偏多。有些人在季節變化時症狀特別明顯,但不是絕對,因為根本原因不是氣溫,而是神經與血管結構上的接觸。

 

三叉神經痛以上頷支、下頷支或同時上下頷支部位疼痛較為常見,眼支疼痛較少。症狀是瞬間有如電擊般的劇烈疼痛,一天可能發作幾百次,防不勝防,造成極度不適感,無法好好工作、吃東西,情緒也受影響。很多人一開始常誤以為是牙痛,先去看牙科,也有人因此拔掉好幾顆牙齒,結果並沒有改善,才被轉到神經內科。

 

許醫師指出,牙齒與牙齦的神經最終都是透過三叉神經傳導回大腦,但牙痛和三叉神經痛還是有差異。單純的牙痛並不會痛到表皮;三叉神經痛則是連臉頰、鼻翼、上唇都會痛。某些動作如刷牙、漱口、吃東西等就可能會誘發三叉神經痛,而且會反覆發作,不像牙痛可吃止痛藥或冰敷,一般止痛方法對它完全沒用。

看更多:劇場名導不愛喝水腎結石,痛到全身痙攣送急診!醫籲喝茶注意這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傳統止痛藥沒作用 抗癲癇藥效果好

懷疑是三叉神經痛的病人,醫師會安排做核磁共振,看看是否有神經與血管交互碰觸的情形,但有其他病因如顱內腫瘤或神經鞘瘤、多發性硬化症等,也可能引起類似三叉神經痛的症狀,因此診斷上須先排除次發性原因,才能決定治療方法。

 

許家綸醫師說,典型三叉神經痛並不是發炎性的疼痛,傳統止痛藥並無法緩解,藥物控制會以抗癲癇藥物為主,其中以癲通(Tegretol)最常用,效果也最好,但須注意嚴重副作用「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則考慮侵入性治療,在三叉神經節處注射麻醉劑、甘油等來減緩疼痛,但多半是暫時性,不易長期緩解。效果最好是在耳後做開顱手術,找出三叉神經與血管接觸的地方,放入墊片隔開,5年內疼痛緩解率達7、8成,但手術風險相對較高。

看更多:陳亞蘭日睡4小時累到「嘴歪臉浮腫」!中醫授日常保養4穴位 改善顏面神經麻痺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許家綸提供
◎ 諮詢專家/許家綸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關懷自己、遠離婦癌:專家解惑、防癌照護須知一次看!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