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新冠病例數每天2萬降不下,漏洞在這!醫:有3現象BA.5黑數正在發生

許佳惠 報導 2022/08/03 12:2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這一波BA.2新冠疫情眼看應該趨緩,但降幅卻非常有限,每日新增病例數依舊2萬例,社區還有BA.5不明傳播,疫情退燒遇到瓶頸;國際權威期刊《Nature》7月底彙整各國專家意見,有研究指出1/4確診者在8天後仍具傳染性,應重新思考相關措施;國內醫師認為,現行7+7的作法可能不夠,建議若快篩陽性,還是應自主隔離,後面7天就算外出,也務必戴N95口罩。

看更多:新冠康復後會喘但X光正常?研究發現肺部血流不足 這藥或許有效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隔離期用平均值估算 疏忽個人排除病毒能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姜冠宇在臉書表示,《Nature》彙整專家意見,降低傳然力的經驗法則是10天,台灣面對每日新確診仍2萬例,同時BA.5悄悄在醞釀下一波,自主管理政策需不需要調整,才能把下一波衝擊壓到最低?目前美國就有探討這樣的問題,因為他們僅隔離5天,這原理是因為美國CDC認為,大多數傳播發生在出現症狀前的1~2天和有症狀後的2~3天。不過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不少人可以繼續傳播病毒。

 

1/4確診者8天後仍有傳染力

美國一項研究認為,從Omicron時代開始,有1/4的確診者在8天後,仍可能具有傳染性;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病毒學家認為,除了變異株序列變化、是否完整接種疫苗、先前感染等情況,都會影響人們清除體內病毒的速度。不過傳染力與PCR陽性未必有直接關係,因為PCR會呈現大部分活病毒被消除後,留下的非傳染性殘留物。因此相比之下,抗原快篩為傳染性提供了更好的指標,因為快篩可檢測到由活躍複製的病毒產生的棘蛋白抗原。

看更多:T老師信箱/糖尿病患第10天仍快篩陽 需要到醫院檢查嗎?

 

快篩可當指標 陽性繼續隔離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洪妙秋表示,慢性病患、癌症病患或免疫力較差的人,排除病毒能力較差,所以病毒會在體內存留時間較久,服用抗病毒藥Paxlovid後出現反彈現象的人,病毒量也較大,所以即使隔離7天,身上都還是可能帶有活病毒,可以傳染給別人,如果接下來7天的自主管理沒有做好,就可能造成傳播,這也可能是病例數遲遲降不下來的原因之一;建議如果7天期滿、快篩還是陽性,最好繼續隔離,若真的必須工作,務必戴好N95口罩、不共餐,之後每2~3天快篩一次,有2次陰性之後才能解除警報。

 

降低疫情的關鍵在後面7天的自主管理

姜冠宇也認為,很多人在確診後10~12天仍有兩條線的快篩陽性,所以7天隔離期滿之後的自主管理仍然很重要,而且是降低疫情的關鍵,如果大家在自主管理期間吃吃喝喝,或是職場有業務需要,第一線與人交流的狀況,可能要思考改變行為模式,因為這可能就是為何疫情應該退燒時,卻每天仍有兩萬人新確診的原因。不少人跟他一樣,都是在疫情退燒期間染疫,代表仍有一定的傳播力在社區裡面。

 

快篩陰性還有症狀沒關係

姜冠宇也表示,快篩陰性後如果仍有症狀,如發燒、咳嗽等,可能是免疫反應引起,不是直接由病毒本身引起。所以確診後期,用快篩主要是測試殘留的傳染力,而不是有症狀就具有傳染力。目前科學家的共識是,大概超過10天就比較沒有傳染性,但還是會因人而異。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確診2小時內白痰變血痰,「陽過」中醫師用這味茶飲保健!也能調理咳嗽不止

 

若有3現象可能BA.5來了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在臉書表示,在澳洲最近發現,新增的BA.5病例,不再持續激增,但是BA.5住院和死亡率,卻一直增加。專家認為BA.5黑數很多,導致較低的新增病例,而且BA.5感染症狀會比BA.2更嚴重,所以如果新增病例沒有大上升趨勢,但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卻一直攀升中,小心就有可能是BA.5黑數力道正在發生。而台灣如果出現以下3種現象,可能就是BA.5正在影響疫情。

 

1.新增病例不再激增

2.死亡病例會再揚升

3.隱性個案到處飛揚、找不到感染來源的社區病例

 

他呼籲,不要只看新增病例下降,也要同時看同一個時間的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才能做好BA.5的應變。

 

《健康2.0》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資料來源/洪妙秋醫師.姜冠宇醫師黃軒醫師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