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人生不跟人綁一起」譚敦慈大方擁抱獨立老 每天都做1運動、這樣吃出健康

吳詠霓 整理 2023/03/06 12:47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台灣不婚或不生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離婚或喪偶,獨居獨老的一人家庭可能是台灣未來常見的情況。學者專家建議,面對一個人的老後,大家要做好醫療準備和心理調適等,社會也要擺脫過去對單身的偏見。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也分享自己對獨居獨老的看法。

 

「人生不跟別人綁在一起」 譚敦慈健康獨立老

在先生林杰樑醫師過世後,譚敦慈陪伴孩子長大,大兒子在行醫了,小兒子在念醫學院,孩子都忙,她也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充實。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我最羨慕伊莉莎白女王,因為她不健康年(數)只有一天。」譚敦慈最不希望的就是老後帶給孩子負擔,認為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她透露,自己平常每天會出門爬山,下雨天在家也能運動,像是單腳跳繩,一隻腳跳500下再換腳,或是原地小跑步、靠牆深蹲鍛鍊核心等,動作都十分俐落。有這樣的堅持,是希望自己活著的每一天都能動,如果老了要躺在床上8、9年,她覺得這樣不只對自己是折騰,對家人更是折騰。

 

譚敦慈認為,人生不用跟別人綁在一起,包括自己的小孩。她分享自己平常去運動時,碰到很多人會問「你一個人運動嗎?」也遇到有人跟她說過「沒辦法一個人吃飯」,這都讓她覺得很奇怪。

 

譚敦慈表示,就算是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很多媽媽在小孩不回來時就隨便吃,但她不會,她堅持按照國健署「我的餐盤」的建議,每天都要吃足夠的蛋白質、纖維、澱粉,並隨著體重不同,調整所需的食物量,像她現在60歲、體重50公斤,蛋白質每日攝取量就要達到60克。她表示,自己不想要依賴孩子,也可以把自己過好。

看更多:譚敦慈:死後不辦告別式、不做七 在心裡想念我就夠了

 

面對獨居獨老 不只遺囑、後事要思考

現在未婚單身、獨居、離婚、喪偶,越來越多人或早或晚,都可能成為「超單身世代」。根據內政部統計,國內單人戶占比,過去20年從8.5%增加到14%,增加幅度達到64%,而2021年單獨生活戶突破300萬戶,占總人口的13%。另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我國老年人口住宅數,109年第一季是57萬多戶,111年第二季已經有68萬多戶,獨居戶更從43萬多戶增加到51.7萬多戶,65歲以上獨居更達到76%。在少子高齡化下,專家認為,獨居獨老是台灣未來的樣態,家庭結構會從大家庭走向小家庭,或是走向獨居的一人家庭。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表示,在傳統刻板觀念中,一個人要結婚、有家庭、有小孩才有幸福,像是子孫滿堂,有人可以送終、陪伴自己到最後、幫忙處理後事等。但現在的人可能不只要思考遺囑、醫囑及身後事,還可能需要決定自己人生最後的10、20年,該怎麼一個人生活。他分享,醫院有很多病人在過世前,最靠近他的人是看護、護理師,這種被叫做「新的家人」。

看更多:靠子女不如靠自己!「安養信託」把養老金變大 避免詐騙、爭產又可自保防棄養

 

羅惠群建議,面對獨居獨老,身心都要做好調適,從早點為退休的經濟做準備,到安排退休生活的人際網路,更要培養與自己相處的能力,還有做好醫療準備和醫囑。

 

當然,國家社會的長照系統,也要及時做因應和規劃。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薛承泰表示,目前社會對於老人的照護,會希望在地老化,但未來,老人長照很可能有機構式發展的趨勢。

 

人是獨自一個人來到世上,也會一個人離開,不管是否為獨居獨老,都要有把日子過好的能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退休到底要準備多少錢?專家授4招助安心退休養老

 

 

◎ 圖片來源/TVBS
◎ 資料來源/TVBS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