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多眨眼」竟能救眼睛!專家教你1原則緩解眨眼問題 定期休息更有效

梁萱琪 整理 2024/06/13 15:4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眨眼是保護眼睛健康的重要機制,但現代人因使用電子設備而導致眨眼次數大幅減少。醫師指出,適當的眨眼頻率,不僅能保護眼睛免受外界塵埃和異物的侵害,還能清除眼球內的碎屑和脫落細胞,維持視野清晰。

 

科學家發現一般人每分鐘眨眼1520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科學家發現,一般人每分鐘的眨眼次數約為1520次,我們有10%的清醒時間是閉著眼睛的。這種眨眼動作完全是一種自主的神經反射,通常發生在注意力的斷點,如閱讀句子結尾、聽演講時的暫停語句,以及切換螢幕或翻書頁時。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日本眼科權威推薦的「眼睛放鬆操」!緩解眼睛疲勞、乾澀、視力惡化

 

「眨眼」是大腦的刷新鍵

黃軒提到,美國研究人員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顯示,眨眼不僅是為了眼睛健康,還像是按下大腦的刷新鍵,幫助我們重新集中精神,研究人員讓10名志願者一起觀看電視節目,並檢測他們眨眼的時間點以及與大腦活動的關聯。

 

研究結果發現,當志願者眨眼時,大腦特定休息區域的活動會短暫激增,而其他原本活躍的區域則會被抑制。這種眨眼行為可能類似於精神休息點,在極短時間內關閉視覺刺激,讓大腦得以重新獲得專注力。

看更多:眼睛乾澀、疲勞好難受!中醫指出調理「2器官」是救星 1動作重拾明亮視界

 

現代人常用電子設備 導致眨眼次數銳減

黃軒解釋,隨著電腦、平板、投影、電視、手機等屏幕設備的出現,徹底打破了現代人的眨眼反射。2022年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坐在電腦前或盯著電子設備幾個小時,可能導致眨眼次數比維持眼睛淚膜穩定所需的次數少了約2/3,進而引發乾眼症和角膜炎等問題。

 

使用電子設備眨眼次數減少的主要原因包括:過度專注於屏幕內容、屏幕距離眼睛太近、藍光刺激以及視覺負荷大等。當我們專注於屏幕時,大腦會減少發送眨眼信號以減少視覺中斷;而近距離使用電子設備會增加眼部肌肉緊張,導致眨眼次數降低。此外,屏幕發出的藍光可能對眼睛造成刺激,長期暴露下會引發眼睛疲勞,影響自然眨眼頻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3C藍光傷害不可逆,僅補充葉黃素是不夠的

 

定期讓眼睛休息 緩解眨眼問題

為緩解眨眼不足的問題,黃軒建議民眾,要定期讓眼睛休息,遵循「20-20-20」原則,每看屏幕20分鐘,就看向20英尺以外的物體20秒。也可設定每1分鐘的計時器,閉上雙眼,再用幾秒在上下不同方向眨眼幾下(最多50次),重複此過程五次,或是考慮使用防藍光眼鏡來減少藍光影響也是一個好方法。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