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壯年3成有代謝症候群、5成腰過粗 4招斷開代謝症候群
疫情期間民眾大多數宅在家,長時間「多吃少動」,身材走樣,導致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提高。國健署的公布成人保健數據,台灣中壯年人口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且高達近5成「腰」過粗,如果防疫期間又輕忽生活習慣,很容讓慢性疾病找上門。
看更多:銀髮族健康瘦身2招!88歲嬤輕鬆甩15公斤,迎來免打胰島素、睡覺不抽筋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李惠蘭表示,久坐不動,若飲食攝取上又偏向高油、高糖、高鹽,累積的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產生血壓、腰圍及體重等生理數值超標的健康問題,導致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提高,慢性病上身。
看更多:餐餐「吳伯毅」返工衣服都穿不下!營養師教這樣點就吃不胖
根據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國人十大死因過半是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的共同危險因子都與代謝症候群有關,也就是腰圍過粗、血壓、飯前血糖偏高、血脂異常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
中壯年是健康轉變的警訊期
依據國健署107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分析,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另近5成中壯年腰圍過粗,其中腰圍過粗又過重或肥胖占3成9,過重或肥胖又是高血壓前期占3成6。
若未控制,這一群人將來有高風險成為慢性病患者。因此若要遠離代謝症候群,就從自我健康管理做起,尤其是三高、腰圍過粗、體重過重的族群,平時沒有明顯的身體不適症狀,很容易被輕忽,更須注意。
腰圍是簡易判定指標
想了解是否有代謝症候群,李惠蘭說,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民眾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即代表腰圍過粗,表示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因此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注意健康檢查報告紅字,並了解自我血壓、體重、腰圍數值,及早進行健康管理,避免慢性疾病上身。
自我健康管理四絕招 遠離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吳昭軍署長呼籲,代謝症候群是三高、糖尿病、心臟病及腦中風等慢性疾病的前兆,透過預防代謝症候群的自我健康管理四大絕招,希望防疫期間也可做好個人健康管理,落實下列四大絕招就能平安保健康:
1.晨起10分鐘量血壓、腰圍及體重:
每天利用早晨起床後的10分鐘進行量測血壓、腰圍及體重以即時掌握個人健康狀況,並及早追蹤管理及治療,降低代謝症候群的威脅。
2.健康飲食:
透過我的餐盤適量攝取六大類食物,自炊及外食均應掌握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的原則,以達各項營養素需求。
看更多:「防疫胖」恐增重症風險!吃飯時,菜先吃還是湯先喝?7招讓你宅而不胖
3.少坐多動30分:
減少久坐,養成每周至少運動5次,每次達30分鐘的習慣。
4.拒絕菸酒不熬夜:
落實不抽菸、少喝酒、維持正常作息等良好生活型態,以遠離代謝症候群。
◎ 圖片來源/國健署提供
◎ 資料來源/ 國健署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