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害怕做子宮頸抹片?權威醫教你3方法做抹片沒感覺!停經後也要做抹片?

子宮頸癌-抹片

許佳惠 報導 2024/05/23 11:2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子宮頸抹片是篩檢子宮頸癌的利器,政府從民國84年起補助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讓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降幅達7成以上。不過很多女性害怕內診做抹片,或擔心抹片異常而不願接受篩檢,醫師表示,有3方法可以讓抹片過程更舒適。

 

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導致子宮頸癌 抹片降低7成發生率和死亡率

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表示,子宮頸癌是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大部分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致。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會引起細胞惡性病變,再由癌前病變進展為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至發生子宮頸癌,往往需10~20年。政府自民國84年起補助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經過多年努力,已使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由每10萬人25.2人,降至民國110年每10萬人7人。而標準化死亡率也由每10萬人11人,降至民國111年每10萬人2.7人,降幅達7成以上,成效顯著。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6年以上未做抹片 子宮頸癌風險高3倍

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依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6年以上未做過子宮頸癌篩檢者,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是3年內曾做過子宮頸癌篩檢者的3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尤其早期(0+1期)子宮頸癌個案,經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9成以上,而晚期(4期)子宮頸癌個案的5年存活率僅剩2成。因此呼籲30歲以上的婦女,至少每3年做一次抹片。

看更多:情歌天后驚傳「差點得子宮頸癌」自曝動小手術還發現「卵巢病變」醫:「這年齡」女性注意

 

早期子宮頸癌前病變 切除免住院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黃建霈呼籲,不要因為怕抹片異常就不做抹片檢查!臨床上大部分子宮頸癌都是沒做抹片,有時除了切除子宮,還要做電療和化療。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治療就很簡單,只需錐狀切除,甚至不用住院。

 

發炎、更年期也會造成抹片異常 9成以上還有救 

黃建霈表示,收到抹片異常報告不用怕,因為有一半可能不是癌症,有些可能只是發炎,或是更年期因缺乏荷爾蒙,導致細胞看起來不一樣,只要使用藥膏就能恢復正常。接到抹片異常通知,會建議進一步處置,嚴重才需要轉介並做陰道鏡,幾乎9成以上都還有救。

看更多:JAMA最新研究:更年期補鈣和D無法預防骨折!低脂飲食無助降低乳癌 1族群才要補雌激素

 

擔心抹片不舒服?找信任醫師、用合適器具、放鬆可避免

他也提到,很多女性害怕做抹片很不舒服,其實內診不適關係到醫師技巧、適當工具和患者緊張程度。尤其患者若不信任醫師、很緊張、夾很緊,就很容易不適。建議可以找信任的醫師做抹片,挑選合適的內診器,「跟患者聊天轉移注意力,有時候做完抹片,患者還嚇一跳說這麼快就做完了?怎麼都沒感覺」。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早期發現可保留子宮 女子順利生育

黃建霈也分享一位個案,一名32歲林小姐,18歲有性行為、沒打過HPV疫苗。後來因婚後備孕,進行孕前檢查時順便做抹片發現癌前病變,所幸發現得早,子宮頸切片後發現是侷限性病灶,術後只要追蹤。隔一年,她順利懷孕並生產,如果再晚幾年發現,可能子宮就保不住,無法有孕。

看更多:對抗子宮頸癌飲食怎麼吃?養子宮卵巢多吃這種魚 1招軟化魚刺放心吃

 

50歲女怕抹片 6年才做發現癌變 停經後也要抹片檢查

台灣家庭醫學會常務副祕書長曹玉婷表示,家醫科通常很雞婆,習慣做預防醫學提醒,門診就有一位50多歲女性,定期看三高拿處方箋,有次就順手查一下有沒有符合的公費篩檢,發現她5、6年沒做抹片,醫師多次提醒她要做抹片,但患者遲遲沒做,一問才知道她害怕內診,對過程很抗拒、擔憂。後來醫師苦口婆心說明並說服,患者才答應做抹片。結果報告發現異常,轉到婦產科發現是重度癌前病變,若擺著不管可能會變侵襲性癌症。患者術後感到慶幸,也感謝醫師提醒。

 

曹玉婷呼籲,婦女照顧家庭、照顧工作也別忘了照顧自己健康,有性行為經驗女性,即使打過HPV疫苗也勿輕忽,停經後也要做抹片檢查。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許佳惠攝
◎ 諮詢專家/黃建霈醫師.曹玉婷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