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粥狀動脈硬化」早期無症狀 「抽菸、高血脂者」危險族群

生活情報組企編 報導 2021/10/15 12: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高血脂近年來有越趨年輕化的走向,依據衛生福利部108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心臟與腦血管疾病已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2、4位。而長期不當的飲食習慣,還會造成高血脂,引發粥狀動脈硬化與阻塞。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高血脂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粥狀動脈硬化,因為血液中壞膽固醇(LDL-C)的累積,將導致血管內壁受損,而血管內壁在不斷自我修復的過程中會伴隨白血球、血小板、膽固醇等各類組織堆積,形成粥狀斑塊,進而使得血管硬化、狹窄、甚至造成血栓阻塞的病理現象。當血栓堵塞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時,可能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等致命疾病,危險性相當高。

粥狀動脈硬化常見症狀包括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冒冷汗、眩暈、噁心、全身無力等。值得注意的是,粥狀動脈硬化是一個慢性的過程,早期症狀不明顯,甚至沒有症狀,所以建議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如果出現相關症狀要特別注意,到一定年齡也建議安排定期檢查e.g.影像學檢查、血液檢查。

 

 

粥狀動脈硬化危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家族史、男性、年長、有家族心臟病史。可改變危險因子:吸菸、飲食習慣、高血壓、肥胖、高血脂、高膽固醇、糖尿病、缺乏運動習慣、心理壓力與急躁性格。

如果確認是粥狀動脈硬化的話,臨床上會考量病患者嚴重程度決定只服用藥物或是需要進一步安排內、外科手術治療。一般而言會建議對症下藥,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抑制血小板凝集,進而預防血栓形成,達到降低心肌梗塞、腦中風、周邊血管疾病的效果。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對於身為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的粥狀動脈硬化患者來說,不可以任意中斷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特別是針對急性冠心症患者,國際間的治療指引建議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療法應吃滿12個月,如果評估為栓塞高風險的患者,最長則是要吃滿36個月。

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需要注意出血副作用,尤其新藥雖然藥效強,但出血風險更高,尤其東方族群出血風險較高,特別是老弱傷殘等高出血風險族群更應該提高警覺,若自覺發現胃部不舒服症狀,可與醫師討論,進一步做消化性潰瘍診斷,轉換為出血風險較低的治療選擇。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7旬阿嬤口齒不清、走路歪一邊 醫檢查是頸動脈阻塞,嚴重恐腦中風
icon
2021-10-07 14:03:14
延伸閱讀
罹患三高症狀有哪些?專業醫:初期沒有症狀,輕忽恐致心血管病變
icon
2021-10-13 16:49:38
延伸閱讀
血管最怕硬化、阻塞!彥寬老師「降心氣法」 這一招保養心血管
icon
2021-10-25 10:28:30
延伸閱讀
想清血油、治痠痛吃魚油 竟吃出高血脂及流鼻血
icon
2021-08-13 10:00:00
延伸閱讀
耐斯集團總裁急性心肌梗塞去世!心臟科專家:氣溫驟變易誘發心肌梗塞,出現這些症狀應及早治療
icon
2021-11-02 16:49:49
延伸閱讀
腦血管阻塞1分鐘、腦細胞損2百萬!中風兩小時「有藥醫」,快打119
icon
2021-10-19 14:48:19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