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紅到台灣的「卒婚」是什麼?不離婚卻各自生活 成夫妻新選擇
你會不會是想離婚又不敢離婚的猶豫分子呢?因為離婚要顧慮的事情太多,怕親朋好友眼光、怕周遭總勸合不勸離、怕小孩失去完整家庭、怕父母傷心,想要自由又身不由己,該怎麼辦?律師賴芳玉及主播方念華在網路節目《不愛就散》跟大家分享,日本人發明了一種介於離婚與維繫關係之間的折衷辦法,叫做「卒婚」。
什麼是「卒婚」?分居不離婚!
有看過日劇或接觸日本文化的人,一定都知道「卒業式」就是畢業典禮的意思,卒代表「結束」,套用這個語義,延伸出「卒婚」代表著「結束了婚姻這門修業」。
賴芳玉解釋,「卒婚」在日本,是因應伴侶兩人紛紛年過半百,卻也想各自享受自己的後半生,因此選擇不解除婚姻關係的「卒婚」形式,平時約定周末是「約會日」,其餘時間保留給自己,既可分居,亦可同居,不再綁住彼此,不再依賴對方,自由活出自己。
「卒婚」起源日本女性 想從家務中解放
賴芳玉表示,日本女性結婚相當於犧牲自我,須放棄自己的事業與理想,步入家庭全心全意當個專業主婦,甚至用一句話說明這種處境,「女生40歲以前是過別人眼中的她,40歲後是過自己的日子。」連資深主播方念華也深表同意。
為什麼女性總過別人眼中的「她」?賴芳玉解析,女性在社會上往往被寄予刻板印象,例如,賢妻、良母等角色設定;成功後,女性也會自動復刻職場成功女性的外型等同穿著西裝、套裝,彷彿就脫去粉紅色外衣,不需要再長髮及腰、綁包頭,開始追尋男性特有的形象,想要脫離既定角色,所以40歲後,更想做自己。
中年危機vs.中年覺醒?
方念華說,「卒婚」在日本雙方出現的轉變,可能隱藏2個概念,對尚未發覺出現問題的一方是「中年危機」,但對想轉變的一方,是「中年覺醒」,而出現想法分歧。
對此,方念華提出自己想法,若出現雙方雞同鴨講、談不攏情形,不妨試行「卒婚」一段時間,檢驗生活中,如果去除彼此,是否可行?或許能舒緩雙方緊張的氣氛,也可暫時省去繁冗的離婚法律訴訟程序。
看更多:黃嘉千、夏克立16年異國婚姻生變 身心科醫師:離久會情疏,電話視訊幾小時不如「抱緊處理」
自己做得很好,為何對方依舊要離開?
賴芳玉說,從事婚姻調解事件中,常常最多人問的問題是:我們雙方現在關係很好,我也做得很好,為什麼對方還是想離開?賴芳玉用這句話揪出癥結,有時候,對方離開或不離開,跟你或者現在關係都沒關係,即使你做得再好,你也挽留不了他。
賴芳玉坦言,訴訟案件中,最常見離婚聲明寫上「我的未來規劃裡,沒有兩個人」,很直接卻也是真相。她認為,離婚訴訟中,經常羅列諸多理由,例如,外遇、婆媳問題等,但真正的核心議題,就是不愛了。或許用結婚結業式,得回自己,先多愛自己一些,能為婚姻關係注入新活血。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賴芳玉律師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