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每5人就有1人!大腸長「腺瘤」變癌症機率高

大腸癌連續9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首位!腸道負責吸收食物營養,偶爾鬧個小脾氣,還能讓人忍受,但如果一直拉警報,也會拖垮身體健康,不可輕忽。
大腸癌警訊 腺瘤莫輕忽
根據統計,約有2/3的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轉變而來,而引起大腸息肉的原因包括家族遺傳、個人體質、反覆發炎等;另外,飲食西化、油膩也容易引發,通常透過大腸鏡檢查,可找出大腸息肉問題。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大腸息肉可分為腺瘤、增生型息肉,其中50歲以上的人,有20%有腺瘤。由於腺瘤有很高比率會出現惡性病變,10年內變成癌症的機會相當高,因此只要發現是腺瘤,建議最好拿掉。
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顏旭亨說明,若大腸鏡檢發現小於0.5公分息肉通常會直接夾掉,介於0.5公分到1公分的息肉也可以先切除(電燒),但若息肉超過1.5公分以上,必須切片確認是否為惡性息肉,必要時可能要手術開刀將其拿掉。
糞便潛血檢查 非做不可
此外,大腸癌徵兆最常見是下消化道出血。前新光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廖朝聖表示,通常是少量且間歇性,並與糞便均勻混合,通常不易由肉眼察覺。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國健署提供50歲以上每2年1次糞便潛血篩檢。目前看來,糞便潛血陽性者,20人中有1人被檢出大腸癌,由此可見定期糞便潛血篩檢非常重要。
此外,排便習慣改變、不正常,常有便祕、大便解不乾淨、大便變細或上廁所次數增加等,都有可能是大腸癌前兆。
◎ 撰文/莉緹 ◎ 編輯/王家瑜整理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相關文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她關節痛找不出病因,竟是缺維生素C!長期不適卻沒病 可能缺營養素
2025-07-11 15:21:00

他嘴唇龜裂竟是癌前病變!嘴唇「1位置」乾裂脫屑恐是癌症警訊 6招保養嘴唇
2022-12-12 16:52:00

飯店浴室赤腳會中標?腳底小顆粒剪掉又長 醫揭真相:不是老繭
2025-07-11 13:19:00

王必勝甩肉降血壓!醫指關鍵在「這」 中高齡必學
2025-07-10 18:16:00

膽結石不是唯一兇手!40歲女腹部劇痛急性膽囊炎原因曝 預防膽囊炎5關鍵
2024-08-12 11:20:00

膝蓋痠痛≠退化!軟骨磨損怎麼辦?這招改善很有效
2025-07-11 17:35:00
人氣排行榜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