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婦人免「開心」擺脫心臟衰竭命運 術後3年全無症狀
二尖瓣逆流是最常見的瓣膜性心臟病,嚴重時會導致心臟衰竭,引起胸悶、氣喘、心律不整、中風,甚至猝死。在過去,唯有接受「開心」手術治療才能改善心臟衰竭,幸好近年來新治療方式興起,利用微創方式即可完成心臟瓣膜修補,造福不少患者。
台北榮總內科部心臟內科醫師宋思賢和李威慶分享,在新型手術尚未發展前,部分患者因為錯過治療時機,或是手術風險過大而無法接受手術,只能一步步走向心臟衰竭的末路;直到98年「二尖瓣夾」的發明,首次可以應用導管進行二尖瓣膜修補手術,,以微創方式從腹股溝的靜脈進入心臟,完成瓣膜修補。患者手術後可立即拔管,隔日甚至當日即可下床活動。
示意圖/TVBS
全台第一例「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手術」 術後3年無症狀
105年5月1日,台北榮民總醫院完成全台第一例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手術,為83歲的黃女士成功修補了脫落的二尖瓣後葉。手術前,黃女士因為重度二尖瓣膜逆流而經常胸悶、覺得喘,屬於第三期症狀的心臟衰竭,加上年紀大,屬於手術高危險族群,經心臟內外科醫療團隊詳細評估並與家屬完善溝通後,決定採取此項新技術。
延伸閱讀:走路喘、腳水腫、容易累? 注意「心臟衰竭」重大警訊
手術後,病人不僅立即拔管、無需使用呼吸器,且當天即可正常進食,隔天可下床行走。今年86歲的黃女士,術後3年間除了定期回診外,沒有任何一次因為心臟衰竭而就醫的紀錄,追蹤檢查結果也良好。現在的她,每天最喜歡到家附近的公園散散步,和兒孫相聚聊家常,精神和氣色也令人稱羨。
他一年反覆住院8次 免「開心」遠離心臟衰竭
另一位心臟衰竭合併重度二尖瓣膜逆流患者吳先生,由於心臟收縮功能極度不良,在104到105年反覆出現心臟衰竭肺積水,前前後後住院多達8次,一年下來住在家裡的時間不超過1個月,不僅深受心臟衰竭之苦,也沒法外出工作。
當時經心臟內外科醫療團隊評估,吳先生應考慮接受換心手術,但等待換心的過程漫長,吳先生和家人討論後,決定在105年接受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手術;術後至今3年多,不但重返工作崗位,閒暇時間也會和三五好友一同釣魚,愜意享受人生。
已有國外研究指出,以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手術改善重度二尖瓣膜逆流,有機會延緩甚至避免換心手術。台北榮總至今已有近百位患者接受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手術治療,在亞洲地區居於領先地位,未來也將繼續造福更多患者。
◎ 編輯/王家瑜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