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監察院長王建煊罹攝護腺癌 醫師呼籲男性「這年齡」都該檢查,及早治療預後佳
81歲、曾有「小鋼炮」之稱的前監察院院長王建煊,日前接受平面媒體採訪時透露自己罹患攝護腺癌。醫師表示,男性年齡越大、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越高,但如果及早在50歲以後做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可避免攝護腺癌拖到晚期才發現。
長期投身公益,有「王聖人」之稱的王建煊近日鮮少公開露面,日前接受平面媒體採訪時表示,他罹患攝護腺癌,雖然覺得身體大不如前,但會堅持做公益到「眼睛閉起來」的那一刻,而且屆時還會把「臭皮囊」捐出來當大體老師。
新光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一勝表示,攝護腺癌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一般攝護腺肥大的發生率50歲以上是50%、60歲以上是60%、70歲以上70%、80歲以上則80、90%以上都有。而攝護腺癌發生率每10萬人口約有20、30人,大於40歲以上就有可能發生,在台灣的好發年齡是60歲到75歲。
延伸閱讀:他腰痠背痛一個月,檢查竟是「晚期攝護腺癌」!醫師提醒1件事
「溫和」殺手攝護腺癌,早期發現9成可長期存活
黃一勝說,攝護腺癌相較於其他癌症,是溫和的癌症。曾有病理學家解剖發現,許多因其他疾病死亡的男性,其實攝護腺癌早已伴隨他們,但沒有症狀也未被偵測出來。一般攝護腺癌早期發現的5年存活率大於95%,10年存活率也有90%以上。即使已經侵犯周圍組織,5年和10年存活率也達80%和70%,但若轉移到骨骼,通常存活年齡只有兩年多,由於現在國人平均存活年齡延長,還是希望男性及早檢查、及早治療,以免發現時已經轉移而產生不適症狀。
男性50歲後一定要檢查保護攝護腺
泌尿科通常會建議男性50歲以上就應該做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黃一勝表示,如果PSA指數高於4ng/ml,檢查報告會顯示紅字。大部份的原因是良性攝護腺增生、攝護腺炎等因素,如果追蹤檢查發現指數異常增加,會建議進一步做切片早期診斷。
延伸閱讀:番茄加花椰菜這樣煮 每週吃3次,防攝護腺肥大及攝護腺癌效果大
是否手術看切片的格里森分數建議
攝護腺癌是否需要治療還要看切片化驗取得的「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分析,分數大於8以上,顯示惡性度高,建議積極治療;如果低於6,表示惡性度低、進展比較慢,有些病人會建議只需要「積極監視」即可,意即認為病人有生之年都無發展到致命的危險,採取觀察和平共處,待發現可能有危害病人健康時再積極治療。
如果病人年紀大、體力差,則會採取「觀察性等待」,也就是觀察追蹤攝護腺癌有轉移或引起症狀時再採取治療。
早期治療尿失禁降低、保留性功能
攝護腺癌的治療分1.積極的手術治療、2.放射治療(電療)、3.荷爾蒙治療。黃一勝說,如果病人在70歲以下,屬於第1、2期,會建議採取手術治療,達文西手術可以減少尿失禁的機率並保留性功能,但若病人年逾80歲,並無明顯症狀,會建議採取積極觀察,若已經轉移並形成症狀,則會建議採取荷爾蒙療法。
他表示,台灣很多病人都是80多歲,一發現就是骨骼轉移的狀況,但所幸攝護腺癌即使晚期也不是馬上惡化的癌症,和醫師討論適當的治療,通常可以讓病人有生活品質較好的晚年。
◎ 圖片來源/翻攝自王建煊愛心99臉書
相關文章
藝人黃少祺自曝有攝護腺鈣化醫師說若鈣化合併這個病,小心雄風不再
猛男「小弟」痙攣解尿得等數十秒!「這病」最愛年輕人、讓人沒性福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