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也會引發濕疹?手出現會癢的紅疹一定是手部濕疹嗎?皮膚科妙招防復發
手部濕疹是非常普遍的皮膚問題,年盛行率據統計高達10%。醫師指出,若是有過敏體質(異位性體質),或是工作生活型態需要經常碰水的人,更是手部濕疹的高危險群。統計顯示,與職業相關的皮膚疾病中,手部濕疹的占比高達80%!
「濕疹」就是「皮膚炎」,和體質或外界刺激有關
皮膚科醫師黃幼鳴說明,「濕疹」就是「皮膚炎」,臨床上會把濕疹依據「部位」或「成因」來分門別類並給予名稱。若依照部位來分,發作在手的濕疹就是「手部濕疹」,發作在臉部的濕疹就叫「臉部濕疹」,若濕疹遍布軀幹四肢,就叫「全身性濕疹」。
若依照成因,則大致上可分成2大類:包括體質相關的「內因性濕疹」和外來刺激或過敏原引起的「外因性濕疹」。例如汗皰疹就是一種內因性濕疹,而接觸性皮膚炎(接觸性濕疹)就是一種外因性濕疹。
看更多:「濕疹」是皮膚太乾還是太濕?止癢用拍的更慘!醫師1招有效
洗手也會引發濕疹?哪些是手部皮膚常見的刺激或過敏原?
黃幼鳴進一步解釋,手部的接觸性皮膚炎又可分為2類:
1.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
手部皮膚常見刺激來源:酸、鹼、清潔劑、消毒液、物理性摩擦等,就連看似無害的「水」,若是讓皮膚一再反覆暴露,也會造成刺激;像在疫情期間民眾勤洗手,手部濕疹患者也大量增加。
看更多:芒果切小方塊直接吃很方便?小心「芒果皮膚炎」!醫揭:吃芒果3地雷
2.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過敏」指的是對一般而言「無害」的物質,產生過度敏感的免疫反應,有的人接觸到會產生皮膚症狀,但有的人卻不會。常見接觸性過敏原,包括鎳、鈷(金屬飾品)、鉻(水泥)、香料混合物(美妝產品)、乳膠(手套)、對苯二胺(染髮劑)、界面活性劑(清潔產品)等,而會引起過敏性的物質,常常與職業暴露有關。
手出現會癢的紅疹就一定是手部濕疹嗎?
黃幼鳴提到,手部濕疹的另一個特色是「病程反覆」,患者常常擦藥後好了一陣子,症狀又再度發作。要特別提醒的是,若手部濕疹擦了類固醇藥膏卻未見改善,還要考慮手癬(黴菌感染)、疥瘡等傳染性疾病發生的可能性,這些病都會有手部搔癢的症狀,但治療方式卻大不相同。
手部濕疹該怎麼預防?萬一得了手部濕疹怎麼保養?
1.避免常碰水,工作戴手套
黃幼鳴提醒,手部濕疹的患者要盡量避免碰水,若做家事或工作時,不得已要長時間接觸水及其他刺激或過敏原,務必要戴手套。
2.洗手消毒要注意
避免無意義的洗手消毒。對手部濕疹的患者來說,濕洗手(水加洗手乳)會優於乾洗手,洗手後務必要將清潔產品沖洗乾淨,並將手擦乾或等乾洗手揮發完全,再擦護手霜作為保護。
3.挑選適當保濕產品
黃幼鳴表示,護手霜的成分最好含有「填補角質縫隙、封閉縮水效果」鎖水性成分,像是礦物油-凡士林、動物油-馬油、植物油-乳木果油、荷荷芭油、摩洛哥果油;以及能「抓取水分,增加角質含水量」的吸水性成分,例如尿素、甘油、木糖醇、山梨醇等。適當的保濕產品,才能有效改善乾燥,抵禦外界刺激及過敏原。
4.護手霜使用時機和方式很重要
每次洗手後,最好能馬上使用護手霜做保護,避免下一次洗手消毒時,對皮膚造成直接刺激。另外,護手霜使用的量不需過多,適當補擦很重要。塗抹時,指節、甲緣指尖和手腕是很容易被遺漏的地方,千萬別忘。
看更多:別白擦!護手霜「這樣用」效果最好!冬天手部乾裂不能用護手霜?
5.勿撕剝、搔抓、摩擦皮膚
黃幼鳴提醒,手部濕疹慢性化時常會乾裂脫皮,患者若喜歡剝除脫皮,會造成皮膚的二次傷害,導致手部濕疹更難痊癒。
6.避開刺激或過敏原
大部分的患者透過回溯日常習慣及工作,大概都能找出造成手部濕疹的刺激物質或過敏原。而對於與職業暴露相關或是原因不明卻反覆發作的慢性手部濕疹,黃幼鳴說,這要安排過敏原檢查,但接觸性皮膚炎的過敏原檢測並非透過抽血,而是進行「貼膚測試」,將懷疑的過敏原貼在皮膚上,確認是否會引起皮膚反應。
看更多:小水泡好癢!濕熱體質易好發「汗皰疹」 這4種食物你常吃?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黃幼鳴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