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湧入差點關急診 院長急發文求救!台大出書分享COVID-19抗疫歷程
COVID-19本土疫情趨緩,走過近3年的疫情,台大醫院今(12/22)發表新書《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台大醫院COVID-19防疫全記錄》,書中邀集逾百位醫事與後勤人員分享經驗。院長吳明賢說,疫情是一場考試,也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台大醫院已通過考試,把經驗集結成書,希望將防疫經驗記錄下來,提供未來面對新病毒的參考。
讓台灣成全球第4個分離出病毒株的國家
2020年COVID-19疫情初起,台大就收治全國第2例、台大第1例的確診病患,也首度成立疫病門診將患者分流,尤其去年本土疫情最嚴峻的5、6月,救護車不斷將確診者載到台大醫院,當時一共收治200多人,需要入住加護病房的中重症者高達35名,負壓加護病床全滿,急診還有許多需要呼吸器的病人在等,院方一度收到請求關閉急診的建議與請求,吳明賢急得在臉書對社會大眾發出「求救信」,但仍一邊收治病人,一邊改裝病房。
看更多:王必勝:疫情升溫 新一波流行期要開始了!退燒藥預計啟動2階段管制措施
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說,台灣最先的本土個案、敦睦艦隊事件,以及桃清零專案等,都造成國內很大的恐慌,台大檢驗部門在這些事件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在2020年1/30讓台灣成為全球第4個從確診患者檢體中分離出病毒株的國家。
台大急診醫學部主任黃建華說,急診是疫情戰役中短兵相接的地方,去年5月萬華疫情爆發,和平醫院因院內感染而關閉,台大每天面臨急診湧入超過100名確診病人,即使院方很快擴充專責病房,但確診人數超過專責數量,需要加護病房的重症病人也收不上去,完全超過醫院能夠負荷的程度。
黃建華表示,幸而當時有院長支持和感控中心的協助,緊急將重症急救區改成負壓重症專區,改善不少難以解決的急診問題和流程,台北區指揮官張上淳多次在關鍵時刻提供重要訊息,協助病人轉院疏通。他也感謝媒體對疫情的持續關注與報導、肯定急診的貢獻,並且教育民眾不要直衝急診。
負責專責病房的內科部主治醫師劉旺達說,當時專責病房在48小時內就滿了,醫院立刻決定擴建專責病房。內科部副主任王振泰表示,非常感謝許多年輕醫師願意承擔責任,無私奉獻,快速動員起來,在48小時內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
台大醫院承受的壓力,不只來自於大量確診病患。吳明賢表示,平常健保醫療量能就已是幾乎滿載的狀態,新冠疫情並不像SARS只是短期,醫療體系在疫情期間因感控和隔離面臨人力的長期減損,還兼顧其他疾病的病人,非常艱辛。
看更多:小三通何時復航?台大公衛專家:考量「這因素」最好分兩階段開放
費盡巧思勸打疫苗 獲國際媒體關注
配合施打疫苗的政策,台大醫院則整合將近20個單位,執行標準化的疫苗施大流程。台大醫院副院長高淑芬分享說,當時為了促進打氣,還設置拍照打卡版,接種疫苗後能取得可愛的貼紙,消息還登上國際媒體。
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胡文郁分享,過去有了SARS的經驗,了解到物資管控、人力調動與環境清消非常重要,但在萬華事件爆發時,面臨全院擴大篩檢、臨時轉型專責病房,當時護理師都變成「工頭」,忙著調動物資、人力分配等不熟悉的業務,相當疲憊。護理師葉乙臻也說,包括行政人員、清潔人員,都是醫護很重要的夥伴,在疫情中的貢獻非常大,值得被紀念和感謝。
吳明賢表示,此次將相關防疫經驗集結成書,分享給各界人士,其中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如醫事人員常要處理民眾恐慌或害怕的情緒,但醫護人員也是人,也會恐慌,台大醫院能通過這場疫情的考試,最主要的力量就是醫事人員對病患的愛。
吳明賢說,現在疫情進入下半場,癌症和慢性病患已回籠,隨著病毒演變為高傳播、低致死,照顧病人原本的疾病更形重要,而台大醫院也會持續關注中國疫情、長新冠等議題,希望藉由這本書的出版,提醒民眾正確的防疫概念,繼續適應「與病毒共存」的新生活模式,同時分享台大醫院的抗疫經驗,避免歷史一再重演,日後面對新的病毒也能快速找到應對的方式。
看更多:「抗疫女俠」金傳春守護台灣逾30年!麻疹、登革熱、SARS、H1N1到新冠病毒無疫不與
《健康2.0》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 圖片來源/台大醫院提供
◎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
→全民必修控糖課!點我看糖尿病知識大全【控糖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