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運動後受傷怎麼辦?專家教你避免二次傷害 5大策略是復原關鍵

運動傷害

梁萱琪 整理 2024/05/02 15:47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雖然民眾在運動時,總會盡力避免運動傷害發生,但若不幸遭遇傷害也不必過度擔心。醫師指出,只要透過適當的休息、保護、冰敷、熱敷、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以及合理的緩和運動,可以更好地應對傷害,加速康復進程。

 

「適度休息」是保護受傷部位的第一步

復健科醫師王竣平指出,受到運動傷害時,「休息」是傷害康復的基本原則,應避免使用受傷部位,以減少進一步損傷的風險,對於關節部位的傷害,可以使用彈性帶或繃帶進行保護,限制關節的移動範圍。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不是下樓梯!這動作超傷膝蓋「承受體重7倍」 2運動養肌護膝更有效

 

冰敷和熱敷 要適時應用

王竣平表示,「冰敷」和「熱敷」是運動傷害康復過程中常用的方法,對於急性傷害,可以採用冰敷來減輕疼痛和腫脹;而對於慢性傷害,熱敷則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繃。

看更多:怎麼跑步才不會受傷?醫授4招防運動傷害 搭配「這訓練」跑姿更穩定

 

採取適當的藥物治療 才能好得更快

王竣平提到,受到運動傷害時,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適量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物(NSAIDs)如布洛芬等,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和減輕發炎反應,但民眾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都應先諮詢醫生的意見,才能好得更快。

看更多:膝蓋又痛又腫恐是積水!膝蓋積水一定要抽?冰敷還是熱敷好?這樣分辨秒懂

 

進行物理治療和復健運動是重點

王竣平提醒,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幫助,制定有效的復健計劃,是加速康復的關鍵,透過量身打造的運動方案,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提高關節靈活性,促進受傷部位的康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他也提醒民眾,面對運動傷害,我們無需過度恐慌,但也不可掉以輕心,想進行運動,也可以視狀況執行輕度、負擔較低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維持肌肉活動,但在完全康復前,應避免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才能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王竣平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