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者冬天怎麼補?中醫揭「蔬食進補」3大好處 食材搭配遵守3原則、養生通六腑
隨著天氣逐漸變冷,尤其是寒流來襲,許多人不免俗的會食用薑母鴨、羊肉爐,或是以其他動物性肉品為主的暖身料理,來為冬天儲備能量。但對吃素者該怎麼補?對於「蔬食進補」,一般民眾可能認為蔬菜水果性質偏寒涼,難以提供熱能,醫師指出,其實要健康的度過寒冬,原則很簡單。
一定要進補嗎?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副主任王健豪表示,從進補的必要性來看,早期人們的工作性質以勞力為主,需耗用很多能量,而且當時的物資較缺乏,人們需要在特定的節慶,或是節氣變化較劇烈的時候,適當的補充動物性蛋白;但是以當今人們的生活型態,大多為非勞力型工作,而且日常生活往往是「熱量獲取過剩」而無不足,因此是否需要再額外進補?答案是否定的。
看更多:冬季進補怎麼吃羊肉爐、薑母鴨、藥燉排骨才不發胖?3原則吃法最健康 這3種人不要補
靠「蔬食」進補好處多
動物性食物多屬肥厚油膩,多吃易導致身體生熱、生痰、生濕,增加罹患慢性病的危險。而蔬食對身體的好處不少,除了常見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提供,還可以避免吃進過多為了促進肉類生長的荷爾蒙與抗生素,而蔬食中的纖維質可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消化道的排空,符合中醫養生觀念「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脾胃為後天之本,消化吸收與排泄正常,身體的健康得以維持。
因此,王健豪建議大家多使用蔬食代替肉食,促進腸胃道的健康運作,達到六腑以通為用,以降為順,也可以稱之為「蔬食進補」。
看更多:吃鍋怕上火?中醫授不同體質「這樣選配料」清熱 吃對順序、飲料喝對時機遠離腸胃病
蔬食進補如何吃?注意3原則
本著藥食同源的觀念,日常的食物也有寒熱溫涼平的分類,使用植物性食物進補,應避免經常性食用寒涼類與溫熱性蔬果,可以多食用平性的食物,或是飲食多樣化,保持營養均衡,不要長期食用單一種類,便可以減少食物的偏性,影響人體的氣血平衡。
另外,基於天人合一的觀念,傳統醫學的飲食養生強調「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原則,也就是現在推行的多吃當季在地的食物,在同一環境下生長的萬物,有著可以互補的偏性,當季生長的農作物所儲藏的能量最豐富,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最好,常常能使用最少的肥料與農藥,最符合蔬食進補的要求。
王健豪提醒,台灣氣候夏季濕熱,許多人經過一整個夏天,食用了大量的冰品冷飲,導致脾胃虛寒,秋冬時如果依舊食用肥厚油膩的補品,消化系統往往無法運化這些肥甘厚味之物,日久恐為健康埋下不可知的危害。
看更多:快試試「以菜種菜」!初學者居家小空間也能自己種菠菜、山茼蒿 不怕農藥殘留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花蓮慈濟醫院
→全民必修控糖課!點我看糖尿病知識大全【控糖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