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酪梨能降血脂、降血壓防糖尿病 不易熟又容易爛怎麼辦?專家教1法延長保存7天

丁彥伶 報導 2024/08/26 13:2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根據研究發現,酪梨能助減肥、預防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並能保護心臟,是出了名的「超級食物」。很多人買酪梨回家後急著吃,一切開後才發現根本還沒熟不能吃,只好丟進垃圾桶浪費了。「怎麼判斷這水果熟了沒?」農糧署提醒,應該先認識「後熟型水果」。

 

據《植物療法研究》國際期刊刊載的「酪梨近期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中指出,酪梨的降脂、抗高血壓、抗糖尿病、抗肥胖、抗血栓、抗動脈粥狀硬化和心臟保護作用已在多項研究中得到證實,而且還獲美國《時代》雜誌選為熱門健康話題食物,可是很多人還是不知該怎麼掌握酪梨的熟度。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血壓正常值是多少?血壓標準和高低血壓範圍一次看

 

因為大家都在說酪梨有多少健康益處,但也常常看到許多民眾在網路上哀號「買回來的酪梨都不會熟」,或是「酪梨看起來還很綠,過兩天卻爛掉了」,還有人抱怨買回來的酪梨總是苦苦的。農糧署提醒,酪梨品種很多,要了解自己選購的品種是哪種,有些酪梨成熟會變黑,有些裡面都爛了表皮還是綠的,千萬不要只看表皮的顏色來判斷。

 

台灣7~9月的酪梨品種 這兩種「裝不熟」

台南農改場指出,台灣酪梨品種繁多,7月~9月的品種包括黑美人、加林一號、紅心圓、厚兒和秋可得等。其中「黑美人」、「加林一號」及「紅心圓」3品種完熟時,果皮顏色會由黃綠色分別轉成紫色、紫紅色或黑色;但是「厚兒」、「秋可得」兩品種完熟後,果皮仍呈綠色,讓人無法從外表判斷到底熟了沒有。

 

因此提醒民眾選購時可以從「果形」和「果肉軟硬程度」判斷成熟度,具彈性的果肉表示成熟度適中。未完全成熟的酪梨可以在室溫下放置數天,等到果肉變軟即可食用。切開後若沒吃完,可去籽並用保鮮膜密封冷藏,避免氧化變黑。長期保存可將果肉切塊冷凍。

 

酪梨屬於後熟型水果

農糧署表示,酪梨是後熟型水果,意即表示在採收時仍屬於青澀階段,採收後仍會自行產生乙烯持續熟成。熟成過程中,果實貯存的澱粉會分解成糖分為主的可溶性固形物,使澀味降低、果實軟化、轉色或產生芳香成分,讓水果吃起來更為香甜可口。除酪梨外,其他常見的後熟型水果包括香蕉、木瓜、釋迦、奇異果、桃子和杏子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加速催熟的方法

如果酪梨買回去好幾天,摸起來都還是硬硬的沒有熟,若想加速熟成,可將酪梨和蘋果一起放入紙袋或紙箱密封。蘋果會產生較多乙烯產生催熟作用,相反地,若不希望水果太快熟成,則要將蘋果和其他後熟型水果分開存放。不同水果催熟所需的天數不一樣,酪梨和釋迦需要放置較長時間,約4-7天,而木瓜、香蕉、芒果和百香果則需要3-5天。實際放置時間還需考慮購買時的狀態,並觀察和觸摸外皮來綜合判斷。

看更多:酪梨吃法有哪些?酪梨牛奶比例推薦?酪梨料理及營養分析

 

農糧署介紹常見後熟水果的置放天數

酪梨:4~5天

木瓜:2~3天 

釋迦:7天

香蕉:3~5天

芒果:3~5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百香果:3~5天

 

▲農糧署介紹需要後熟的水果。(圖/翻攝自農糧署臉書粉絲團)

 

延長切開酪梨的保鮮期

等待酪梨後熟往往要等很久,但一旦酪梨熟成卻很快就熟爛,尤其在炎熱的夏天顯得容易腐爛。美國廚師暨食譜網站「The Natural Nurturer」創辦人芭特勒(Taesha Butler)介紹,已經切開的酪梨,可以在切口已經露出的果肉上塗抹一些橄欖油或酪梨油,能在果肉及空氣間建立屏障,避免果肉暴露於空氣中,進而降低果肉變成褐色的速度。

 

橄欖油能阻隔果肉和氧氣接觸

橄欖油保鮮的主要原理,在於橄欖油能在果肉表面形成一層膜,阻隔果肉和氧氣接觸;橄欖油也能鎖住酪梨的水分,讓酪梨較不會因為和氧氣作用而褐變。

 

抹上橄欖油後,最好再用保鮮膜包覆酪梨,將整顆酪梨放置於密封容器中,再連同容器一起放進冰箱裡,這種方式可以延長酪梨的保存時間,約比平常多出一周的時間。讓切開的酪梨維持新鮮的關鍵,在於減少接觸空氣的量,如此能維持顏色鮮綠及美味。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酪梨吃起來苦苦的?通常是沒熟就冰

如果是剛買回來的整顆酪梨,可以先放置在陰涼的廚房桌或流理台上,直到酪梨完全熟成再放入冰箱保存。冷藏能延長酪梨的保鮮期,但前提是要先完全熟成,如果未完熟就冰起來,冷空氣會完全阻止熟成過程,可能導致酪梨吃起來苦苦的。

看更多:不只防曬有效!酪梨、奇異果超好用「5大食物」來救曬黑肌膚

 

◎ 圖片來源/翻攝自農糧署臉書粉絲團.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農糧署.植物療法研究雜誌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