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一直想著「不能吃」,反而更嘴饞?改掉這觀念就能解套!

2018/08/28 17:5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好吃的東西,卻常常有害健康」你是不是有時也有這種想法?的確,像是巧克力、洋芋片、速食等,都會給人對健康不好的既定印象。但事實上,很多速食和零嘴含有大量的醣質和脂質,而這些也都扮演著獲得熱量的重要角色,這是不可漠視的事實。

 

無論是飽足感還是飢餓感,與其說是天生的本能感受,不如說是後天學習的結果。因此,從小父母就嚴格控制小孩的食量,以避免小孩吃太多,這是有問題的做法;因為這麼一來,小孩就體會不到飢餓或飽足的感受,反而更容易暴飲暴食,甚至可能一直持續到長大成人。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吃」是生存本能 節食減重不是上策

在人類歷史上,過去可是看不到對肥胖的恐懼,反而是人類在飢餓狀態下學習求生存,覺得能吃就是福。擁有充足食物來源的喜悅是生物共通的感受,然而現代人對於吃這件事,卻經常抱持著罪惡感,最常見的就是年輕女性想要瘦身,更因為「不吃就不會胖」這種短視近利的想法,而經常進行節食(忍耐型減肥)。

 

示意圖/TVBS

 

在心理學中,有所謂的「白熊理論」。實驗時告訴受試者「不要想白熊」,結果就算進行的是和白熊毫無關係的實驗,受試者也會忍不住去想白熊。當然,在進行相同實驗時,如果不特別告訴受試者「不要想白熊」,受試者就不會想到白熊。

 

經實驗證實,這個現象也適用於減肥。根據實驗的結果,越是正在進行節食減肥的人,只要一有時間就越會想到「吃這件事」。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越是想著「不能吃」,腦中就越擺脫不了吃這件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想吃又不敢吃」有害心理健康

這種現象亦符合佛洛依德說的「趨避衝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意即,對於食物有「想吃」的正面情緒,同時又產生「吃了會胖,不能吃」的負面情緒的話,人就會感受到衝突糾葛,進而影響心理健康。

 

很多人都表示,消除精神壓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大吃大喝。我想,靠大吃大喝來消除「想吃又怕胖」所帶來的精神壓力,這樣的人大概也不少吧!這種人會因為「我真是沒用」的罪惡感,而陷入負面情緒,然後又因為精神上的壓力,於是又開始自暴自棄、大吃大喝。如果這種惡性循環一直持續下去,甚至可能引起飲食障礙症。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惡性循環,從小養成「吃不是一件壞事」的觀念非常重要。

 

◎ 本文摘自/《餐桌上的味覺練習:哪些美食把你的舌頭變笨了?觸、看、聞、聽,找回你的美味鑑別力!》  ◎ 編輯/王家瑜整理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壓力大就狂吃?5技巧「療癒又吃不胖」

半糖、全糖都一樣「癌細胞」最愛的食物你還在吃?

難抵美食誘惑?4招擊敗貪吃的內心小惡魔

愛吃重鹹?嗜甜如命?9種食物暗示你內心深處的渴求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