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錯食物讓人生病?中醫師教你分辨食物屬性
中醫認為,可依據人們的生理特徵和症狀分為11種體質,包括虛熱、虛寒、氣虛、血虛、濕熱等。而食物依據其性質可分為溫性、熱性、寒性、涼性、平性和發物;不同體質的人,適合的食物屬性也不同。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食療專家、中醫博士劉孝忠以台灣全年盛產的香蕉為例──儘管國外研究發現香蕉有10種健康益處,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香蕉屬於「寒性」食物,有些體質的人並不適合吃,例如平常虛寒怕冷、正處於風寒感冒咳嗽、女性月經來潮的人。
許多人一到冬天就喜歡吃薑母鴨、羊肉爐,劉孝忠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沒有人吃薑母羊呢?原因就和食物屬性有關。因為鴨肉屬於涼性,但經過加熱,並加入熱性的薑一起煮,薑母鴨就不再屬於涼性食物;而羊肉屬於熱性,能促進血液循環,適合四肢冰冷的人食用,而體質燥熱者不宜;如果和同為熱性的薑一起料理,「熱上加熱」會太「上火」。
至於中醫所說的「發物」,指的是容易引發舊病、加重新病的食物。劉孝忠提醒,患有過敏性疾病、瘡瘍腫毒、淋巴結核、紅斑性狼瘡、痛風、哮喘、各種搔癢性皮膚病、頑癬和癌症的人,務必謹慎忌口。發物不一定是溫熱性食物,也包含一些平性和寒涼性食物。
平性食物則適合所有體質的人食用,劉孝忠認為,糙米是平性食物中營養價值最高的。「如果糙米的營養是100分,白米只剩下5分。」當稻米收割後脫去外殼後,尚未脫去胚芽和麩皮前,就是糙米;脫去之後則是白米,其中95%的營養(包括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都會在此階段流失。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現代人經常外食,不一定有辦法吃到糙米;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發一個專業製程,以特殊溫度和轉速研磨糙米最外層的胚芽和麩皮,製成「米糠麩」產品,可以直接吃到糙米最精華的營養。成年人一天攝取25到40克,就相當於4到6碗糙米的營養成分。
延伸閱讀

抽筋不停好煩惱!醫師提醒半夜抽筋主因是「這個」多吃2食物有助放鬆肌肉
2025-03-15 10:00:00

老人跌倒不是小事!專家教你防跌必學「3招」幫你站穩健康防線
2025-03-13 12:39:00

中醫教你煮「萬用除濕湯」!春季養生快按2穴位 清肝火還能養氣血
2025-03-10 17:07:00

睡的時間對、熟睡就能減重?營養師提出733心法 中醫加碼助眠食物這樣選
2025-03-10 17:46:00

《九重紫》孟子義狂瘦7.5公斤!關鍵1招無痛瘦身 營養師曝這時間喝咖啡消水腫
2025-03-04 16:45:00

她飯前「只做1件事」半年狂瘦24公斤連血糖都穩了!研究也支持
2025-03-10 13:30:00
人氣排行榜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