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愈來愈緊張?「應該」少一點,「偶爾可以」多一些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女人們抱怨老公:「他應該上進一些、他應該每天早點回家、他應該多幫我分擔一些家務;他不應該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我、他不應該忘記了結婚紀念日、……」或者抱怨孩子:「他應該努力學習才對、他應該聽我的話;他不應該遲到、他不應該玩電動……」
示意圖/TVBS
你會發現,這些抱怨總少不了兩個詞「應該」和「不應該」,似乎這些事天經地義,都是對方必須做到的。這種「應該」和「不應該」的思維造成關係中的緊張和矛盾。「應該」是心靈最大的監獄,讓對方感覺自己在牢籠裡,更束縛了我們自己。
「貴婦」與「寵物狗」的練習
有一次在課堂上,我讓參加的學員,練習一個關於夫妻互動的遊戲,希望大家在體驗的過程中了解自己與另一半的關係。學員分成兩組,一組扮演「貴婦」,另一組扮演「貴婦身邊的寵物狗」。
當貴婦們齊聚一起談論著自己的寵物時,扮演寵物狗的夥伴只能聽主人的語言,用心覺察他們內在的身心反應。仔細聽,每一個貴婦的指責不外乎:「他應該……他不應該……」把平日對老公的不滿和抱怨一股腦兒跟朋友分享。
在一陣言語轟炸後,角色互換。貴婦坐後面,聆聽狗狗的反應:有的說想要咬那個主人、有的說很憤怒、有的說很委屈、有的說自己只想趕快離開……但也有狗狗喜歡某些主人,想搬過去住。
牠們用肢體反應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貴婦們在他們身後仔細聆聽與體會寵物們的心理反應。
最後,我讓他們恢復太太和先生的身分,彼此對話。
透過這個遊戲,我們可以充分體會到關係裡的抱怨和責罵,會給彼此帶來什麼樣的心理傷害。至於矛盾是如何產生的,就是那些「應該」。
數不盡的「應該」勒得人喘不過氣來
「應該」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從小培養起來的思維。從一出生到上學再到成人,一路走來,我們的父母、師長、社會、道德觀等等,一直在告訴我們什麼應該做、什麼應該不做。
示意圖/TVBS
女孩應該如何、男孩應該如何、學生應該如何、上班的人應該如何、好男人應該如何、好女人應該如何:應該優秀、應該上進、應該得到別人的認可、應該有責任心、應該賺更多錢、應該有車子、應該有房子、應該成功……
那數不盡的「應該」成了每個人頭上的緊箍咒,也形成背上的包袱,勒得我們愈來愈疼,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漸漸地我們被這些「應該」淹沒了、俘虜了、同化了。雖然會下意識地對別人扔過來的「你應該」感到莫名憤怒,但卻也用這些「應該」要求、抱怨、指責別人,包括伴侶、孩子、朋友、下屬和同事。
這些人每天聽指責,當然會想回擊,有的跟你吵,有的躲開,矛盾愈演愈烈,以致最後局面無法收拾。心理學上講「指責和批判別人,實際上是不允許自己,是對自己的不滿」。
把「應該」當成天條 反作用就來了
想一想,當你用手指著別人的時候,另外四個手指頭正指向自己。
話說回來,這些「應該」本沒有錯,它們之所以成為普遍的準則或者社會道德,是有先人的智慧在裡面的。這些「應該」是有利於人們更好的成長和為人處世的,它們的本意是為了更和善的相處,以及維持社會和諧。
錯在哪裡呢?錯就錯在你把它們當成了「天條」,不可以有絲毫的違反。任何規則當你把它看成了「絕對的」,它就開始起反作用了。
怎麼辦呢?
很簡單,把「應該」變成「偶爾可以」。
試試看,「我偶爾可以不優秀」、「我偶爾可以遲到一下」、「我偶爾可以不守時」;「他偶爾可以不上進」、「他偶爾可以懶散一些」、「他偶爾可以糊塗一些」、「他偶爾可以玩一玩遊戲」……諸如此類。
「偶爾可以」保留了那些「應該」原有的有益的東西,卻給每個心靈大大的鬆綁;把「絕對」變成「相對」,把「死的」變成「活的」,把「絕對不可」變成「可以」;這就好像給密閉的牢籠打開了一扇窗,讓住在其中的我們可以透透氣。
你不妨試著把「應該」留在某個特定的情境裡,讓「偶爾可以」鬆綁自己或別人,找到自由的出口。
◎本文摘自/《與自己相遇》賴杞豐著
◎記者/曾金月整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