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沙參益胃生津5功效!搭4藥材清熱潤燥、改善睡眠 中醫授1安神湯消暑助眠

沙參

吳詠霓 整理 2024/05/29 13:4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沙參玉竹湯大家也許不陌生,但有想過沙參和玉竹為何要這樣配搭嗎?沙參有什麼功效?南沙參與北沙參功效又有什麼區別?以下由中醫師謝嘉雯來為大家解答。

 

沙參是什麼?南沙參、北沙參有何分別?

沙參又名泡參、白參,味甘、微苦,性微寒,屬桔梗植物。沙參可分為南沙參與北沙參,兩者功效相近。南沙參泛指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杏葉沙參、闊葉沙參的乾燥根莖;北沙參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乾燥根莖。店鋪一般以販售北沙參為主。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沙參5大功效 益胃生津對胃病患者有益

在西醫角度,沙參含有18種胺基酸、牛磺酸、膠原蛋白、黏多醣、硫酸軟骨素、多肽、維生素和鈣、鐵等微量元素,可幫助增強細胞活性,提高人體免疫力。在中醫角度,沙參歸肺、胃經,主要可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謝嘉雯補充,沙參還可調理胃部功能,對於長期受胃病困擾,如食慾不振、不知飢餓或胃部時有雜聲、熱病後期胃陰未恢復、胃口欠佳或愛吃辛辣食物者、胃津偏虛者都有調理作用。

 

另外,雖然兩種沙參也有養陰的功效,但所長略有不同。南沙參清除肺熱效果較佳,北沙參養胃生津較佳。

 

挑選沙參3重點:氣味、形狀、色澤

在挑選沙參的時候,可先聞聞它的氣味,如聞到有刺鼻的酸味,代表有被硫磺浸泡或燻蒸過,不宜購買。硫磺燻蒸中藥材是一種傳統加工手法,具有殺蟲、防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作用,以便保存。由於此加工手法成本較低,因此有不少中藥農使用。不過,硫磺對人體有害,長期攝取會損害肝臟、腎臟等器官。

 

要選擇優質的沙參,還可參考它的形狀和色澤。南沙參條長、皮細肉質肥大、顏色偏黃白為佳;次一等的南沙參相對幼身、色不夠黃白。北沙參則是枝條細長、形狀均勻呈圓柱形、質地堅硬、外皮色白為佳;次一等的北沙參外皮色澤偏向啡白。

看更多:荔枝殼不是垃圾!這樣煮水助濕疹止癢、清熱解毒 飲用外敷都可以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沙參怎麼搭配?

沙參配玉竹是常見的配搭。謝嘉雯表示,以功效類似的中藥食材配合應用,中醫稱之為「相須為用」,可增強原有中藥材的功效,提升治療作用之餘,還可擴大治療範圍。

 

沙參搭玉竹:加強潤燥清肺熱

玉竹性味甘、平,且同樣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適用於肺胃燥熱之症,所以常與沙參、麥冬配伍同用。煲湯多用北沙參配玉竹,兩者較常用且互相協調,可加強養陰潤燥及清肺熱的效果。

 

沙參搭黨參、北芪、太子參:可改善睡眠

黨參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北芪功效在於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而太子參功效則是補氣益血。

看更多:薏仁功效和禁忌有哪些?薏仁怎麼煮與真假一次看

 

誰適合吃沙參?

1.外感(感冒)後肺部陰虛者:如外感後肺陰虛引致的乾咳、咳血或時覺虛熱煩渴的人。
2.用聲過度、音嘶啞者:沙參可滋陰潤肺,養護聲帶 。
3.發燒後身體津液受損人士:津液是指除了血以外,身體中的生理水液,如胃液、淚液及腸液等,津液受損會引致胃陰不足,出現口乾口渴、不知饑餓或胃有雜聲,甚至有乾嘔呃逆(膈肌痙攣引起的收縮)等胃病症狀。

 

誰不適合吃沙參?

1.虛寒者。
2.對沙參過敏者。
3.寒痰咳嗽患者。
4.易腹瀉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沙參禁忌:與藜蘆同用恐致昏迷

沙參不宜與藜蘆同用,因藜蘆會降低沙參的補益效果,且藜蘆有毒,與沙參配搭更會增強毒性,輕則會出現冒汗、流涎(頻繁地流口水)、劇烈嘔吐;重則可能會出現抽搐、譫妄(急性精神昏亂,如突然神志不清、出現幻覺等)及昏迷。

 

「清暑養津安神湯」消暑助眠

謝嘉雯指出,5月已屬夏天,夏天暑熱,易流好多汗,導致津液大量流失(中醫所說的氣隨液脫),容易出現怠倦;而夏天五行屬心,加上暑熱的影響,容易心火偏盛,出現心浮氣躁、夜睡不寧的症狀。因此,她推薦了一款清暑養津安神湯,可養胃生津、消暑利尿及安神助眠。

 

清暑養津安神湯 食譜

【材料】

冬瓜1斤、花旗參10克、北沙參1520克、玉竹15克、麥冬15克、乾百合15克、干貝35粒、瘦肉適量。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作法】

1.將所有材料洗淨;瘦肉汆燙備用。
2.冬瓜洗淨後去囊去核,切塊備用。
3.準備一鍋約15002000毫升的水,加入除了冬瓜以外的所有材料,大火煮10分鐘後,加入冬瓜轉細火煲1個鐘頭,最後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看更多:夏季高溫熱傷害恐傷腎!專家點名5高風險族群 1冰品是降溫利器

 

【功效】

冬瓜:消暑利尿。
花旗參:清熱益氣。
沙參、玉竹:養胃生津。
麥冬:生津清心。
百合:潤肺安神,有助滋養身體津液,恢復體力及安神助眠。

 

更多內容:牛蒡處理|清熱去濕降血糖牛蒡5大功效 防黑除苦澀3招浸白醋?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