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憂鬱症/不是想太多!憂鬱症有哪些症狀?心情低落持續2周以上注意

健康2﹒0 整理 2022/09/29 18: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憂鬱是一種複雜的感覺,會轉而反映在生理、認知及行為等層面,甚至影響正常功能運作。當情緒低落,持續2周以上,且相關徵候明顯符合臨床上的診斷標準時,則可能罹患憂鬱症。

 

台灣十分之一人口有憂鬱症狀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在COVID-19疫情期間,全球憂鬱症和焦慮症盛行率上升25%,女性和年輕人受影響程度尤為嚴重,且本身已罹患哮喘、癌症和心臟病等健康狀況的人,更容易出現精神疾病症狀。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造成憂鬱症的原因有哪些?

生物化學因素

腦內神經傳遞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生物胺的功能出現異常;有些抗高血壓劑(例如Reserpine)會減少腦中之正腎上腺素含量而引發憂鬱症。另外,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不足、中風)、腦部外傷或其他病變等,藥物濫用、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功能失調、停經(更年期)、分娩後(產後憂鬱症)等也會引發憂鬱症。

 

遺傳因素

研究顯示,憂鬱症某種程度上有遺傳性,但並非直接遺傳而是較易罹患,因病人體內的一組基因攜帶病症的傾向,有些家族特別容易得憂鬱症。依研究統計,重鬱症病人的近親(父母、兄弟姊妹)得同樣疾病的機率,比其他人高出2~3倍,約一半的躁鬱症病人,雙親中至少也有一人有憂鬱症病史。

 

心理社會因素

憂鬱症和幼兒時期之發展經驗、性格特點和環境因素(如最近之生活壓力或缺乏社會支持)有關,無論是單一重大壓力事件或長期重大生活困境,均明顯增加罹患憂鬱症的危險率或持續生病率。性格悲觀或缺乏信心者,也較易有憂鬱症狀。

 

憂鬱症有哪些類型?

憂鬱症細分為重鬱症、低落性情感性疾患、其他未註明之憂鬱疾患。其中,其他未註明之憂鬱疾患,包括再發性短期憂鬱性疾患、輕鬱病、月經前心情惡劣疾患、思覺失調症發作後發生之憂鬱性疾患。

 

憂鬱症有哪些症狀?

每個人的憂鬱症表現都不一樣,但通常可以在下列4組症狀找到: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情緒方面

情緒低落、容易哭泣、憂傷、常覺得自己是別人的負擔、害怕與恐懼、寂寞、無聊、對事物不關心、滿足感減少、失去幽默感、容易感到挫折、自責、無助、無望、有罪惡感,嚴重時會產生罪惡妄想,比如認為自己一個小小的行為對不起別人,乃至對不起全世界,甚至覺得人生無望而有自殺意念或行為。尤其當產生罪惡妄想時,危險性更高。

 

2.思考方面

對自己不滿意、低估自己能力、悲觀、自我譴責(常感到罪惡感或無價值感)、低自尊、強迫回想舊事、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做決定,判斷力減退,對周遭事物呈錯誤、消極的判斷。

 

3.行為方面

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工作效率或生產力皆減低、無精打采、說話與動作明顯遲緩、坐立不安,變得不太想動。

 

4.生理方面

胃口變差、食慾減退或增加、體重明顯減輕,但少數病人反而會過度進食而明顯增胖。失眠或嗜睡、幾乎整天都極度疲勞與缺乏能量、精神或動作反應激動或遲滯、性慾降低、頭痛、頭昏、眼睛疲勞、眼角痠痛、口渴、頸部痠痛、胸悶、呼吸不暢、胸痛、腹脹、頻尿、身體痠痛、腰痠痛、盜汗與消化系統不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憂鬱症的病程

一般來說,一次憂鬱症的發作約持續6~13個月,若接受適當的治療,8成以上的病患可在3~8周內有明顯改善,僅有2成的病患,病情呈現慢性化。

 

看更多
憂鬱症/心情低落還是憂鬱症?2張量表測測看 10種快樂食物遠離憂鬱症

憂鬱症/憂鬱症發作怎麼辦?7招教你自救!陪伴憂鬱症者4方面要注意
憂鬱症/除了吃藥還能做什麼?吃2、3天藥都沒效怎麼辦?新療法縮短病程
憂鬱症/憂鬱症就是肝氣抑鬱 中醫如何排憂解鬱?3茶飲+2藥膳理氣安神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台中榮民總醫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