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學齡兒童有尿床困擾,長大就會好?符合「623」快就醫
許多人小時候都有半夜尿床的經驗,「小朋友尿床很正常,長大就會好了!」不少家長都抱持這樣的觀念,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理事長楊緒棣呼籲,尿床問題不僅影響孩子社交和心理狀態,甚至學習效果也大打折扣,更可能造成親子關係緊繃;尤其當孩子符合「623」條件時,應盡早到兒童泌尿科或兒童腎臟科就診。
尿床又稱為「夜間遺尿症」。楊緒棣表示,根據國際及台灣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約有5-10%的學齡兒童有此病症,但可能由於多數家長誤以為「尿床問題自己會好」,真正就醫治療的比率竟不到2成。
5月28日為「世界尿床日」(World Bedwetting Day),楊緒棣特別提醒家有尿床病症孩童的家長,如果符合「623」最好就醫檢查,接受完整治療,尿床治癒率可達9成。
1. 孩子年紀超過6歲(5歲以上仍有尿床須留意,超過6歲仍尿床建議積極治療)
2. 每個月夜間尿床2次
3. 尿床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
示意圖/TVBS
積極治療的第一步,建議家長可觀察孩子白天和夜間的排尿情形,製作「排尿日誌」,記錄孩子2、3天的喝水時間、排尿時間和排尿量,有助於醫師初步評估尿床原因。
臨床上認為,造成夜間尿床的原因有3大類:「夜間多尿症」是由於大腦中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得夜間尿液量過多;「膀胱過度活動」起因於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導致尿急、頻尿、夜念或尿失禁;「大腦覺醒中樞異常」則使得大腦無法感覺到尿意,脊髓的反射中樞自行決定排尿,導致尿床。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泌尿科主任王大民表示,在排除先天疾病、泌尿道發炎、情緒障礙等因素後,若確診為單一症狀的夜間遺尿,會先以行為治療,像是導正不恰當的喝水習慣、培養規律解尿習慣等;若仍未改善,可考慮鬧鈴治療或藥物治療。
鬧鈴治療是在身上配戴特殊裝置,當裝置偵測到尿液滴出,會發出聲響喚醒孩童,國內較少使用該種療法。而目前經衛福部核可使用於兒童的藥物有2種,第一線藥物是睡前服用「口服抗利尿激素類藥物」,減少夜間尿液的製造;若仍無法改善,則會搭配使用「抗副交感神經藥物」,幫助放鬆膀胱肌肉,改善頻尿症狀。
楊緒棣強調,尿床不是孩子的錯,家長們不妨少點責備、多點鼓勵,也可以適時給孩子小獎勵;如果孩子想穿尿布睡覺也可以,有助於減輕心理壓力,較容易配合治療。最後,他也提供家長們幾個幫助改善尿床的生活建議:
1. 不要半夜叫醒孩子如廁,因為熟睡時身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打斷睡眠將導致無法正常分泌,反而造成尿床。
2. 鼓勵孩子白天多喝水,睡前2小時盡量不要喝水或牛奶等。
3. 晚餐不要吃太鹹的食物,例如火鍋。
4. 睡前務必請孩子去尿尿。
◎ 編輯/王家瑜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聽損兒300人就有1人!「單側聽損」易忽略,逾6歲恐喪失口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