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腹瀉腹痛?「腸道慢性殺手」常和腸躁症搞混 3大特徵能分辨!
一般人很容易把大腸激躁症候群(IBS)及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搞混因為這兩種疾病都可能會造成有肚子痛、腹脹、拉肚子或是便祕的情形;雖然兩者有相似之處,但是兩個疾病有不同的原因和治療方式。
大腸激躁症vs發炎性腸道疾病 別傻傻分不清
大腸激躁症候群主要為腸道機能障礙疾患,也就是消化系統看似正常,但並非一直運作正常;常有排便次數以及大便型態的改變,並會伴隨有腹痛、脹氣等腸胃不適情形,排便後不適感會暫時緩解;但這些症狀並沒有專一性,所以診斷時要先排除其他的可能的疾病(例如大腸癌、發炎性腸道疾病或乳糜瀉等)。
延伸閱讀:一緊張肚子就作怪?醫師傳授「腸躁症」飲食、運動、治療全攻略
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被認定為自體免疫相關的腸道疾病,詳細機轉仍不甚清楚;主要可以分成潰瘍性腸炎和克隆氏疾病兩種。發炎性腸道疾病會導致消化系統慢性(持續性)發炎,而進一步會破壞腸道結構,此類疾病會造成本身腸道的物理性傷害,進而產生臨床上不適症狀,醫師透過內視鏡、手術或是切片等檢查,會看到腸胃道急性、慢性發炎、潰瘍或是狹窄等情形。
延伸閱讀:長期腹瀉、貧血?6大警訊,別讓「發炎性腸道疾病」變腸癌
示意圖/TVBS
兩種疾病共同點:腹痛腹瀉、好發於年輕人
兩種疾病都有腸道不適的症狀,有些時候容易被混淆造成診斷上的誤判而延誤治療。拿工廠運作來比喻,腸躁症就好像工廠外觀及內部機器一切正常,但是人事組織以及工廠管理出了問題,所以外觀結構看似正常,但是功能運作卻出了問題;而發炎性腸道疾病則好比工廠的外觀有損毀及內部機器破損,造成工廠外外觀結構與運作都出了問題,有時候還得砍掉重練,例如手術切除等。
很多民眾甚至是醫師容易把大腸激躁症候群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搞混,因為這兩種疾病都會造成長期且慢性的腸胃道問題,包括腹痛以及拉肚子,另外, 這兩種疾病都容易發生在年輕人。
發炎性腸道疾病3大特徵 和腸躁症不一樣
大腸激躁症候群還可能會造成便祕、過多的腸氣,甚至噁心想吐、頭暈等症狀,有時候甚至會讓你覺得迫切需要去排便;發炎性腸道疾病因慢性發炎,則可能會有血便或黑便,長期下來可能造成食慾變差或是體重減輕,如果沒有接受治療的話,臨床症狀會愈來愈嚴重。
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因為腸道有潰瘍化膿等狀況,而有發燒的情形,因為是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可能還會伴隨一些腸胃道以外的病症,例如關節炎、壞疽性膿皮病、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口腔復發性潰瘍等等。
延伸閱讀:3種常見「自體免疫疾病」恐害關節變形 醫師呼籲遠離2件事
臨床上有時候要分辨大腸激躁症候群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真的不是那麼容易,一般而言,發炎性腸道疾病臨床症狀還會比大腸激躁症候群更嚴重,常還伴隨有腸道構造上的破壞,例如潰瘍、腸道狹窄、廔管形成或是出血等症狀。
判斷上,臨床醫生可能還需要做一些檢查,像是抽血或是檢測糞便,甚至是安排大腸內視鏡看看是否腸內黏膜有受到侵犯,必要時還會做腸黏膜組織切片,請病理科醫師協助來判斷病因,甚至是安排電腦斷層或是其他影像學的檢查,進一步釐清病況。
◎ 本文摘自/北醫附醫健康報 ◎ 撰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方冠傑 ◎ 編輯/王家瑜整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