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會不會是長腦瘤?腦瘤6大警訊 提早發現是關鍵
一般人談瘤色變,更何況是長在腦袋裡的腦瘤,每遇上此類病患,所得到的反應不盡相同,但心裡所想的唯有怎麼辦?會不會殘廢,甚至死亡的恐懼感,有些人選擇逃避,放棄治療。
腦組織細胞發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而生成瘤塊,占據腦部有限的空間或侵害正常腦組織,不論腫瘤是良性或惡性,只要成長到一定大小,便會壓迫到腦部重要區域,造成神經功能的異常,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影響。
示意圖/TVBS
研究發現:「特定工作」罹患腦瘤機會高
對腫瘤形成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環境、物理、化學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據研究發現從事某些特定工作的人比較易得腦瘤,而有些危險因子會增加腦瘤形成的機會。如加油站工人、橡膠工廠員工、藥廠員工、化學藥劑、防腐劑處理人員都有較高機會罹患腦瘤。另研究人員也在探討,遺傳及病毒於腦瘤扮演之角色,而在臨床上常被病患問及頭部外傷與腦瘤應無直接關係。
大多腦瘤病人都找不出明確的致病因子,或許此類疾病是由多因子共同造成。當然,對致病因了解愈多,愈可能找出更多預防與治療的方法,目前我們能確定是腦瘤不具傳染性。腦瘤可能發生於各年齡層,但好發生於3~12歲小朋友及40~70歲之成人。
台灣原發性腦瘤的個案數一年約為1800至2000例,其中約有1400例死亡。轉移性腦瘤隨著癌症病患的增加,而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其發生率約為原發性腦瘤的十倍。常見腦瘤的發生率以「多形性神經膠母細胞瘤」為最多,約占38.2%,其次是「腦膜瘤」約占13.4%,「轉移性腦瘤」也就是癌症擴散到腦組織約占l0.6%。
注意!腦瘤6大警訊症狀
腦瘤的症狀是依據病灶的大小,位置及分布的型態而定。初期腫塊效應不明顯時,可能僅偶有頭痛,或依影響區塊造成偶發性的神經症狀如:1.視力聽力受損,2.肢體無力,3.麻痹,4.行動笨拙,5.步態不穩,6.臉部肌肉無力或口齒不清,隨著腫瘤的體積增加或對其周圍組織的侵犯,前述症狀可能會從偶發轉而持續出現。腫瘤亦會造成腦水腫或腦組織傳電異常引發癲癇,有時也會因為阻斷腦脊髓液的循環產生水腦。
中晚期更會因顱內壓升高引發劇烈頭痛,嘔吐、吞嚥困難,甚至意識障礙等神經急症。有些長在額葉的腫瘤會造成人格行為異常、性格改變等症狀,有時會被誤以為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
延伸閱讀:年輕人耳鳴不尋常 恐是腦瘤症狀
腦瘤診斷方式有哪些?
針對懷疑的腦瘤病灶,通常會使用的影像檢查包括:顱骨X光檢查、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MRI)、腦血管攝影、PET等。而評估是否要治療有很多因素,包括大小、病理形態及位置,甚至病人的年紀和健康狀況。原則上有症狀之腫瘤,不管其為良性或惡性皆須接受治療,以解除神經功能異常及後續的輔助治療,有些意外發現的小型、良性腫瘤則可持續觀察追蹤。
治療的原則,不外乎病理的取得及神經減壓。治療方式包括:傳統的開顱手術、放療或立體定位放射線手術,也就是加瑪刀及電腦刀。開顱切除腫瘤是最常用,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除了可取得組織病理外,直接移除腫瘤可達到有效的神經減壓及控制腦水腫,以利神經功能迅速恢復。
延伸閱讀:中研院突破血腦障壁!腦癌化療藥直達腦瘤 提高2倍存活時間
◎ 撰文/亞東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詩浩
◎ 編輯/朱育嫻整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