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停藥恐肝硬化、肝癌?台大發現預測肝炎復發關鍵
慢性肝炎、肝硬化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10位。據統計,國內約有200萬名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若沒有妥善監測或用藥控制,將進展為肝硬化、肝癌。台大最新研究發現,B肝患者停藥一年約有6成病毒復發,建議定期監測表面抗原定量、CTLA4基因多型性,就能作為預測肝炎復發的早期指標。
延伸閱讀:3種小魚護肝最有效!日醫教你「這樣吃」 改善脂肪肝、慢性肝炎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團隊,從2012年10月到2017年8月,共針對271名平均用藥3年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進行前瞻性追蹤研究,結果發現,停藥一年約有6成肝炎患者復發,且病毒表面抗原高於2000 IU/mL,而約有3成肝炎患者產生病毒復發及臨床肝炎的發作;僅有不到4成的肝炎患者,表面抗原小於100 IU/ml,其中5~10%不會肝炎復發。
延伸閱讀:全台180萬B肝帶原者 近4成不自知!醫師呼籲做「免費病毒檢測」
抗B肝病毒藥物 服用越久、越少肝炎復發
台大醫院內科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蘇東弘說明,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可抑制病毒在肝臟中複製,改善慢性B型肝炎疾病的進展。根據研究發現,停用抗病毒藥物的種類,顯著影響停藥後肝炎復發的速度及型態,且病毒再現及肝炎復發的時間,可早在停藥後1個月即發生,大部分患者在停藥的3~9個月最易復發肝炎,停藥一年後就較少有復發肝炎的情形。
研究進一步分析發現,停藥時肝炎患者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量、細胞免疫調控點CTLA4基因多型性,可作為預測停藥後病毒及肝炎復發的早期指標,並預測停藥後是否能持續控制肝炎的狀態。
▲台大醫院內科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蘇東弘表示,B型肝炎表面抗原量可作為預測停藥後病毒及肝炎復發的早期指標。
醫籲調整停藥條件 可降低B型肝炎復發
根據亞太地區肝病醫學界建議,患者於服用抗B肝病毒藥物治療一段時程後,若可以達成長期抑制病毒的情形,則可以考慮停藥觀察,因為有機會增加功能性治癒的機會。
目前國內健保給付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以3年為限;然而,停藥後肝炎病毒復發的機會不低。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劉俊人建議,如果健保財務許可的情況下,可評估調整健保給付抗B肝病毒藥物停藥條件,並依照停用藥品種類進行個人化的回診追蹤,也需要伺機再啟動治療,以減少患者進展至嚴重肝炎及肝硬化的發生。
延伸閱讀:肝癌復發可預測!台大研究:抽血3cc可偵測小於1公分腫瘤
◎ 攝影/郭庚儒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B肝帶原患肝癌機率暴增!別以為定期驗GOT、GPT就沒事……
1985年前出生者注意!罹患「沉默的癌症」 恐引發猛爆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