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關節」能用多久?要換全膝還是局部置換?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高齡人口超過14%,意味著將有愈來愈多人苦於關節老化磨損,造成膝蓋疼痛影響生活品質,甚至面臨要更換部分或全膝關節的醫療抉擇。究竟人工膝關節能用多久?功能好嗎?
延伸閱讀:關節名醫呂紹睿花十年探索「內側摩擦症候群」:膝蓋彎曲超過60度最危險!
人工膝關節最長可使用15年或更久
阮綜合醫院骨科醫師蘇景源指出,目前台灣每年全膝關節置換約2.5萬例,人工膝關節能用多久、功能好不好,和醫師手術關節置放位置是否正確,以及病人體質、日常活動度、體重、術後復健,以及是否有併發症等因素有關。
蘇景源進一步表示,若術後沒有併發症,95%的健保材在正常使用下,人工膝關節可使用長達10~15年,甚至更久,足以供大多數的人使用;有些人若需要再次開刀置換,大多是因人工關節鬆動、感染或關節周圍骨折所致。
蘇景源曾收治一名75歲的患者,她曾經開刀置換左腳膝關節,當時因為換全膝,傷口超過10公分,且密集復健一個月後才不需使用助行器,但後來她又到醫院接受單髁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也就是部分膝關節置換,右膝雖有一道7、8公分長的傷口,但不需要長時間復健就可行走。
換全膝或局部,依病患狀況而異
到底要換全膝或是局部置換?常令病患覺得很困擾。蘇景源表示,換全膝還是只換局部單髁,要視病人本身條件而定。一般來說,在膝關節的三個關節面中,如果有兩個以上嚴重磨損,就需要全膝關節置換,若是只有內、外側單一磨損,可考慮接受單髁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單髁置換手術因保留較多骨頭,也沒有破壞韌帶結構,因此膝功能恢復較迅速,手術時間短、住院天數也短,手術併發症及感染率均低;但要做單髁置換,仍要看患者自身條件,例如不能太胖、脛骨後傾角度不可太大、關節磨損及變形程度不可太大、十字韌帶一定要正常,且關節一定要打得開等;若本身條件不好,例如韌帶彈性及骨質差,只換單髁反而容易造成受力不均,長期下來膝關節還是很容易磨損,在這種情況下,直接換成全膝是較務實的做法。
延伸閱讀:不傷膝!上廁所、上下樓梯這樣做 加碼1招保健膝關節
健保或自費墊片 舒適度、活動度沒差異
置換人工關節,健保墊片或是自費墊片該怎麼選?蘇景源說,病患或家屬多以為自費墊片比較耐磨,事實上,若病人年紀不到65歲,仍需做粗重工作或劇烈運動,使用自費墊片無可厚非;不過一般看來,不論是耐磨自費墊片或健保給付墊片,患者在術後的走路步態、舒適度及膝關節活動度等,並沒有任何差異。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長期膝蓋痛、腰背痛?小心「足弓塌陷」惹禍!1招揪出隱形扁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