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情歌天后驚傳「差點得子宮頸癌」自曝動小手術還發現「卵巢病變」醫:「這年齡」女性注意

丁噹

丁彥伶 報導 2024/03/06 13:1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歌手丁噹即將在本周末於高雄舉辦演唱會,日前上電台造勢,竟說出去年做全身健康檢查,發現差點罹患子宮頸癌,做了「小手術」,另外,她還發現卵巢長息肉。醫師表示,子宮頸癌前病變有分輕、中、重度,並不一定都要治療,如果是輕度,因為有很高比例會自癒,因此只需觀察。而卵巢息肉可能是誤稱,很可能是卵巢囊腫,也有很高比例是生理性囊腫,只要追蹤即可。

 

丁噹去年健檢 發現子宮頸癌前期、卵巢病變

丁噹昨(3/5)上電台為周末演唱會造勢訪問中,提到去年發現子宮頸癌指數很高,以及發現卵巢長息肉,經紀人替她說明,是因為子宮頸抹片檢查發現屬於子宮頸癌前期接近數值最高等級,所以做了一個小手術,不用住院,幸好有及早發現並治療。另外她還說了發現卵巢息肉,醫師委婉說明她的病因「在這個年齡的女性,如果沒有好好關心身體加上沒有肉體性關係,要小心」,聽後讓她哭笑不得。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對抗子宮頸癌飲食怎麼吃?養子宮卵巢多吃這種魚 1招軟化魚刺放心吃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建翰表示,藝人所指「差點得到子宮頸癌」,還說「動了小手術、不用住院」,雖然不清楚她實際的狀況,但臨床上這種情況,經常是被診斷出子宮頸癌前病變中重度或是重度危險,必須進行子宮頸圓椎切除,也就是醫界俗稱的「子宮頸大切片手術」,這種治療只需門診手術,確實不需要住院。

 

子宮頸癌前病變分三級,不一定都要手術

陳建翰說明,不是所有的子宮頸癌前病變都一定要開刀,癌前病變分成三級,第一級是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ow-grade SIL),屬於輕度或稱為低度病變,低度病變的患者有很高的比例會自癒,所以如果診斷是第一級,醫師會建議每半年追蹤檢查即可。

 

而子宮頸上皮內贅瘤第二級則是中度病變,可能會數月或數年都不會更深入侵犯,所以會建議較密集追蹤檢查,但如果介於子宮頸上皮內贅瘤第二級和第三級之間,則可以考慮是否需要進行子宮頸大切片。但若屬於子宮頸上皮內贅瘤第三級,可能是中度和重度化生不良及原位癌,稱為高度病變,則建議進行子宮頸圓椎切除,丁噹可能就是屬於這一級,所以進行所謂的「小手術治療」。

看更多:網紅醫師也罹癌!42歲女醫對抗子宮頸癌4年仍不幸去世,3症狀恐已晚期

 

進行過圓椎切除的病人,雖然已經把病變部分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部分切除,但日後仍需密切追蹤檢查,並且要戒菸、戒酒,必要時建議接種HPV疫苗,可以降低復發風險。陳建翰說,目前國內推動國中少女進行HPV接種政策,未來因為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而發生子宮頸病變的人數可望大幅減少。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卵巢囊腫多為生理性 可先追蹤觀察

而丁噹提到的卵巢息肉,陳建翰表示,因為結構的關係,卵巢很少長息肉,通常是卵巢囊腫。有月經期的女性很容易因為月經周期而出現生理性的卵巢囊腫,所以如果健檢時發現有3、4公分內的卵巢囊腫,通常醫師會從超音波看囊腫質地、有無異狀突起物、有無腹水等,若無異狀會建議追蹤。

 

生理性囊腫通常1~3個月內會消失,如果3個月後囊腫沒有消掉,但也沒有變大,通常會覺得比較屬於良性。如果要切除可採取局部切除即可,但若覺得囊腫有異,可能會選擇卵巢單側切除。

 

不過陳建翰說,並沒有「沒有肉體性生活容易長卵巢囊腫」等說法,但也建議婦女即使沒有性生活也要注意生殖器官的健康,定期做抹片檢查、婦科內診、超音波檢查,了解子宮和卵巢的健康。即使停經、沒有生育需求,生殖器官到老年正是容易病變的年齡,更要注意檢查。

看更多:停經快10年、內褲發現有血!62歲女警覺就醫發現早期癌 救了自己一命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Hit Fm聯播網提供
◎ 諮詢專家/陳建翰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小S公公感冒心肌梗塞猝死!江坤俊曝心肌梗塞症狀 護心、降膽固醇快吃它
icon
2024-03-02 12:13:00
延伸閱讀
早餐太晚吃,糖尿病風險高!幾點吃早餐最好?醫師解答
icon
2024-03-04 10:51:00
延伸閱讀
手機藍光真的傷眼嗎?醫揭「這習慣」反比藍光影響大 3招簡單護眼
icon
2024-02-27 18:21:00
延伸閱讀
「溫差大」最容易發生中風 出現2種反應快就醫
icon
2019-03-21 18:17:00
延伸閱讀
更年期燥熱失眠睡不好?醫警告不治療恐「大增80%心血管疾病風險」
icon
2024-03-03 08:00:00
延伸閱讀
胸悶竟是姿勢不良惹禍?醫揭這頸椎病超難察覺 嚴重不治療恐不會好
icon
2024-02-27 19:19:00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