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凸出很危險!內臟脂肪恐引發血脂異常、動脈硬化 1表檢測內臟脂肪風險
內臟脂肪如果囤積過多,不僅會讓小腹隆起,還可能增加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東京日本橋栗原診所院長栗原毅表示,為了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建議民眾可以透過自我檢測,推估併發症的風險,必要時再安排健康檢查或就醫。以下是他的看法。
內臟脂肪過多無法長壽
內臟脂肪過多不只會導致代謝症候群,還會引發血脂異常、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症狀,更可能加速動脈硬化,提高罹患狹心症、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風險。此外,隨著年紀增長,肌肉量逐漸減少,若肌肉過少、身體機能下滑至影響日常生活,就稱為肌少症。
看更多:48歲陳曉東自曝「連白飯都不太敢吃」練出好體態!營養師:正確燃脂要這樣吃
肌少性肥胖會提早衰弱
運動不足導致肌肉量偏低的肥胖族群,提早罹患肌少性肥胖的風險較高。而肌少症除了與年長者的衰弱症息息相關,還可能增加跌倒、骨折、臥病在床的機率,甚至縮短壽命、引發失智症。為了預防上述情況發生,呼籲民眾從現在起就要著手減少內臟脂肪、鍛鍊肌肉。
看更多:3招判斷肌少症!這些疾病加速肌肉流失 醫:2招讓高齡者避免肌少症
自我檢測內臟脂肪風險
栗原毅提供一份自我檢測表,共列出20個與飲食、運動、肌耐力、睡眠和壓力等面向相關的項目,民眾可勾選符合自身情況的選項,勾選的項目數量越多,代表罹患內臟脂肪相關併發症的風險越高。
內臟脂肪風險表
1.常常不吃早餐
2.很晚吃晚餐
3.三餐往往在15分鐘之內就解決
4.用餐時,一直拿著筷子
5.特別喜歡咖哩、丼飯或是麵食
6.喜歡重口味、很下飯的配菜
7.不太吃肉或是魚
8.一定會吃甜點或是水果當點心
9 .不太吃蔬菜
10.一周喝5天酒
11.很少量體重
12.以遠端工作為主
13.休假通常待在家
14.走路比別人慢
15.沒辦法一口氣爬完樓梯
16.連徒步15分鐘的距離也要搭公車或計程車
17.出門上班或購物都開車
18.刷牙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
19.平均睡眠時間低於6小時
20.因為工作與家庭而長期承受壓力
統計結果
1~5有點風險
雖然還不到需要擔心的程度,但如果勾選的項目都分布在飲食(1∼10)或是生活習慣(11∼20)其中一邊的話,就要多加注意。
6~10稍微有風險
如果體重比過去重,有可能已經出現了內臟脂肪型肥胖的問題。
11~15風險很高
體重增加的人或是腹部突出的人,很有可能已經出現內臟脂肪型肥胖的問題。若沒做過健康檢查,建議安排時間去做。
16~20風險非常高
如果是體重增加或是腹部突出的人,肯定已經出現內臟脂肪型肥胖的問題。除了一定要接受健康檢查之外,如果還覺得身體不舒服,請直接去醫院接受診治。
體重過重腹部肥胖風險高
一般而言,體重過重、腹部肥胖的人,在自我檢測表上勾選的項目往往較多,這也意味著他們很可能有內臟脂肪型肥胖的問題。栗原毅建議,勾選11個以上項目且從未做過健康檢查的民眾,務必安排時間接受檢查;若勾選16個以上項目,且感到身體不適,則可能已經罹患生活習慣病,應直接至醫院就診。
看更多:避免脂肪肝!微戒醣飲食5招降低內臟脂肪 少吃2口飯就達標
◎ 本文摘自/《2個月消除小腹 討厭運動也能做到的減脂法》栗原毅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