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5動作揪出極早期失智症 AI技術助預防失智症及大腦衰退
失智症早期辨識有解!現在能利用AI技術早期辨識失智症,醫師表示,透過生活行為指標與腦部影像分析,像是以步態與步幅精準識別症狀,提供及早介入治療,助病患延緩腦功能衰退,進而改善生活品質,預防疾病進展。
失智症新發現!AI技術提升失智症早期診斷率
失智症一旦開始出現明顯症狀時,往往已進入不可逆的階段,只能依靠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來延緩腦部功能退化。雙和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黃立楷醫師表示,台北醫學大學近來研究發現,可藉著每個人生活行為提供的指標,如步態速度和步幅長度、語調、眼動的不穩定注視次數、注視特定區域的次數等細小行為及指標的改變,搭配頸動脈超音波與腦部造影AI分析就能精準發現民眾是否已進入極早期失智症,進而讓治療處置及早介入,達到預防或逆轉失智症發生的目標。
看更多:綜合維他命能延緩記憶衰退?研究結果曝光!醫授防失智「超有效」祕訣
失智症早期發現與治療,減輕家庭負擔
失智症會導致思考能力和記憶力長期而逐漸地退化,並使個人日常生活活動受到影響。及早發現失智症並給予適當的治療和照護,是維持患者生活品質的關鍵。雙和醫院的失智症中心除提供跨科別合作的「失智症專責病房」和老年及失智整合門診外,也在進行預防極早期失智症等相關研究。
黃立楷醫師說,失智症總是來的悄無聲息,發病後對於身旁親友及照顧者來說更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但在AI技術、大數據應用,以及台灣ICT產業的協助下,透過數位科技或穿戴裝置即可更密集監測數位生物指標,讓失智症也能更早發現、及早治療。
看更多:哈佛醫學院公布最新10大超級食物!抗癌、防糖尿病、失智 耶魯研究也推薦
失智症治療:藥物與非藥物介入治療
失智症專責病房不僅提供藥物治療,也著重於非藥物介入,如:職能復健、懷舊治療、音樂及運動治療、家屬照護技巧訓練等服務。希望能有效維持病患功能、延緩病程進展、改善其精神行為症狀,同時提升病患日常生活的獨立性,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看更多:3招逆轉身體發炎!權威名醫每天早餐必吃1水果 親授飲食與運動養生之道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雙和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