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天氣忽冷忽熱,該怎麼「補」?中醫師這樣說

2019/01/18 16:57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黃帝內經》裡提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在冬天儲備一定的能量,新的一年比較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擾。因此每到冬季,不少人都會食用藥膳食補,為自己的健康打打氣。

 

傳統來說,每年立冬之後、立春之前皆為冬季,這段時間內都可以運用食療補養身體。不過,今年冬天氣溫忽冷忽熱,前一天降溫到10多度,隔天又飆升到20度,實在讓人無所適從──這樣的天氣還適合「吃補」嗎?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許雅婷在臉書直播中表示,只要留意個人體質和健康狀況,仍然可以依照節氣進補。她舉許多人喜愛的十全大補湯為例,以四物(當歸、川芎、芍藥、熟地)和四君子(人參、白朮、甘草、茯苓),搭配黃耆和肉桂共10味食材,能補氣、補血、滋陰、溫養,豐富的補養效果適合各族群食用。

 

示意圖/TVBS

 

經常手腳冰冷、容易耳鳴、天氣一遍就腰痠背痛、小便頻繁或夜尿多等特徵,在中醫角度認為是「腎虛」的表現;腎為先天之本,有貯藏精氣的作用,因此腎虛的人特別適合在冬天進補,迎接健康有活力的來年。

 

許雅婷認為,基本上一周吃一次無妨,但如果食用後覺得口乾舌燥,或有便秘、睡不著、長痘痘、流鼻血等症狀,代表補過頭了;建議依照個人狀況調整食用的頻率,或是減少每次食用的分量。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她曾遇過一名年輕男性因為痘痘變多、晚上睡不好,並有便祕困擾而就診,詢問之下發現,這位患者因為天氣變涼,連續多天食用便利商店的薑母鴨、麻油雞等微波食品;因此醫師請他暫時停止食用這類食品,並開立一些降火氣的中藥,症狀很快就緩解。

 

不過,有些族群並不適合食補,像是有感染症狀的人(例如發燒、喉嚨痛、咳嗽有黃痰、身上有傷口),身體處於發炎狀態,相當於中醫所說的「火氣旺」,此時吃補可能會讓傷口或症狀更難痊癒。

 

還有正值經期的女性也不宜進補,可能導致經血量增加;食補料理通常會搭配肉類等高脂食材,三高族群務必留意不可吃過量;而中藥補湯通常含有高量的鉀和鈉,也不建議腎病患者食用。

 

◎ 編輯/王家瑜報導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


相關文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掃除體內廢氣!家常版「四君子羊肉湯」清肺補氣、老少咸宜

老中醫無病養生術!養腎固精冬進補「4宜6忌」別做錯!

進補時該選哪種肉?藥材怎麼保存?醫師專家正解

臉色蠟黃、容易累……先搞清楚「血熱、血虛」再進補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