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為什麼聽到「加油」反而心情更差?心理學家提出「ABC理論」解答

2019/04/12 17:0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一般大眾都深信「事件創造出我們的情緒」,不過,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卻對這種想法拋出質疑。

 

介紹一下在心理學中相當有名的「艾利斯的ABC理論」,「A」是Affairs 的字首,代表「事件」的意思;「B」是Belief 的字首,直譯是「信念」的意思,這裡則是指「思考的習慣」、「掌握事物的方法」、「對事件的解讀」;「C」是Consequence 的字首,直譯是「結果」的意思,而這裡的結果指的是,產生什麼樣的「心情」,或是產生什麼樣的「情緒」。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艾利斯對於我們所認定的A(事件)直接造成C(心情或情緒)的想法拋出疑問。艾利斯認為不應該是A(事件)直接作用於C(心情或情緒),而是A(事件)在經過B(如何解讀那個事件)這個過濾器之後,才會產生C(心情或情緒)的結果。

 

例如,看到某人餵養野貓的情景,有人認為那是個相當慈悲善良的行為(思考),而覺得很暖心、感動。最後就會產生加分的(正面)情緒。但在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餵養野貓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行為(思考),因而感到不悅或是憤怒。結果就會與前面截然不同,最後就會產生扣分的(負面)情緒。

 

就現實問題而言,就算碰到完全相同的事件,每個人所產生的情緒仍然各有不同。單憑我們所認定的「事件創造出我們的情緒」這種想法,根本沒辦法說明這種個人差異的情緒。可是,艾利斯的ABC理論卻能充分說明這種有個人差異的情緒。

 

驗證ABC理論:「加油」不見得能安慰人
光是看完前面的說明,或許還是有人似懂非懂。接下來就再舉一個具體範例,進一步詳細說明。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父母或老師、朋友或學長學姊經常會說「加油喔!」接著來介紹對這句話的三種解讀方式。當然,解讀方式會因狀況或語調而有不同,不過,總有人消極地認為,話意的背後代表「瞧不起」的意思(B)。之所以叫你加油,是因為現在的你還不夠強。所以必須再更加努力才行。解讀成你很差勁。

 

示意圖/TVBS

 

此外,也有人會把這句話解讀成「已經被放棄」或是「被拋開」的意思(B)。如果做出類似的解讀(B),最後產生的結果(C)便是壞心情。在面對神經比較敏感的人,「絕對不能講的話的清單」當中,最優先被列出的字句便是「加油」這兩個字,也是基於相同的理由。

 

另一方面,也有人會做出正面的解讀(B)。「加油喔!」這樣的字眼,來自於溫柔或愛情等百分之百的善意,代表對方對自己有所期待。如果做出這樣的解釋,就會產生喜悅的心情(C)。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也有人會非常冷靜地解讀(B),不過,或許比例並不高。「加油」這樣的字句就跟「你好」或是「再見」之類的字句一樣,只是尋常的問候,發言者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圖。所謂冷靜解讀就是指這樣的人。因此他們這時,心情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就像這樣,光是一句簡單的「加油」,仍會因為對字句的解讀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情緒結果。也就是說,並不是事件使我們產生情緒,而是我們對事件的解讀,使我們產生情緒,這就是所謂的「艾利斯的ABC理論」。

 

◎ 本文摘自/《情緒恢復:告別玻璃心的韌性練習》內田和俊 著  ◎ 編輯/王家瑜整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總是易怒、無法專注、過度警覺?醫師提出忠告:對自己好一點吧 

愛抱怨、總是不甘心……當心「癌症性格」引病上身!

擺脫負面情緒的3種運動,最好的時機是…… 

面對無理上司、家人情感勒索…必學這招幫情緒「排毒」

經常把「我」掛嘴邊,這不是自戀,而是這種病症發出的求救訊號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