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眼神、丹田、口中唾液都有用途
打坐的初基,凝神專注出入息是必要的,心專注在丹田叫做凝神,氣置於丹田叫做調息,心一片太虛、如十五之月亮般潔淨稱作勿忘,心處於無執、無著,形同宇宙間之空氣般,此時名為勿助。
氣住丹田,調息至心無雜念
打坐時先要調心,心若還有來去,眼睛勿垂簾,繼續調息至無雜念為止,眼睛才半開闔,此時心將會漸收漸攝,漸入清靜,在此調整出入息,漸漸地心息相依,最後可以凝神於虛,至此專注於綿綿默默之中,繼續用心,便可以進入物我兩忘,也就是道家所言杳杳冥冥之間,在這中間自然真氣產生,但是不要執著於此境,繼續專注於呼吸,迴光返照於丹田處,默住於此,自然而然不交而往,不往而交。
延伸閱讀:靜坐4字訣「內守專一」:斬斷所有雜念、注意力放在丹田
示意圖/TVBS
心態輕鬆自然,無煩惱之意念為佳
此時還要注意心要愈鬆坦愈好,切莫執著於綁或緊,如同調整七弦古琴一般,心若能像處子般柔順,稱為文火,心如若太過於用力或鬆散也不宜,要任其自然,武火自然形成,文武之間煉至自然,在於純熟方便和妙用,需要有經驗者方能善調。靜坐如果沒有雜亂思緒橫梗心頭,自然不會有邪火上身,靜坐連陽神、陰神的影子都未窺得,魔根本無暇管你,此些皆是過慮之想,應該儘管坐去。
延伸閱讀:靜坐要訣在「心息相依」 初學者必備這一物
要記住兩個眼睛以外全部都是死物,靜坐的時候莫要把眼睛當眼睛,靜坐人所著意之處是在於眼神,眼神便是元神,胎兒在母胎中最先產生的就是兩眼,人之老去,落中陰之前,先死的也是兩眼,無論是在坐中或行進間,四大威儀裡頭全部都是不離處靜兩炁,在喧鬧之處常養神,安靜之處常坐以養精,內心無喘,無諸思量,常養氣,三者集聚一炁,自能衝破三關。
精氣神要充足,口中唾液有大功效
靜坐養氣一般來說先要懂得調息之道,等候口中津液飽足,運行氣液和鼓盪之法,心平氣定,盈滿之精自然可以走化,等待氣脈消融一片,輕鬆自然散步,百步之間,後續靜坐,調息凝神,雙手握拳,舌頭抵住上牙齦,鼻子微微吸氣……全程皆要用意,不能用力,一小段時間操作此法,氣不能散漫,運行周全之後,全身放鬆而臥,這個方法是自己知道精已充滿時運行的簡便方法,但需要有經驗的師父指導全程演練方法,才是安全。
延伸閱讀:靜坐養生祕訣:下座前,勿忘這動作
◎ 本文摘自/《靜坐之後》王薀老師 著 ◎ 編輯/王家瑜整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