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孩子幾歲可以自己上廁所?專家曝孩子戒尿布2關鍵秘訣

郭庚儒 整理 2020/07/10 15:52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孩子幾歲可以自己上廁所?」許多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最關心孩子幾歲可以戒尿布、自己上廁所?日本職能治療師鴨下賢一建議,從孩子2歲左右,就可以開始練習上廁所。

延伸閱讀:孩子一直說不要怎麼辦?日本育兒專家不打不罵 2招教出好習慣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鴨下賢一指出,當孩子滿1歲6個月之後,就能認知到自己尿尿或大號了;大約到了2歲,在排泄出來之前就會感覺到自己快要尿尿或大號了。隨著位於背後的脊髓神經慢慢發展完成,與排泄相關的訊息就會傳達到大腦。

 

「排泄與語言的理解發展也有很深的關聯。」鴨下賢一表示,當孩子滿1歲後,便能理解「給我」、「過來」等詞語的意義,到了1歲6個月左右,只要跟孩子說他了解的事物,比如說:「把球拿過來」,孩子就可以走去拿放在遠處的球,再把球帶回來。

 

此外,到了2歲左右,若是問孩子:「眼睛.鼻子.嘴巴.手.腳」等身體部位,孩子便能用手指指出該部位。因此,當孩子發展到2歲左右時,就可以開始進行尿尿與大號的如廁練習了。

 

 

但是,若是發展較慢的孩子,並不能光以年齡來評估,必須考量到孩子實際的發展情況,建議向職能治療師等專家諮詢後,再進行訓練。

延伸閱讀:孩子上小學還尿床?兒童泌尿權威:4種情況建議就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等到孩子會過來找父母時 再開始引導孩子如廁

何時開始引導孩子如廁?鴨下賢一觀察發現,大多數的孩子,會以站姿或是待在房間角落與窗簾遮蔽處進行排泄。孩子之所以會站著,是因為這樣肚子比較容易用力;待在隱密處是因為在排便時身體處於沒有防備的狀態,可說是一種動物本能。

延伸閱讀:孩子已經上小學還尿床?中醫師2招解決爸媽煩惱

 

 

有些習慣站著排便的孩子,即使讓他坐下來排便,肚子也可能會變得無法用力,導致排不出來。此外,若是硬是把孩子從隱密的角落帶到廁所,孩子也無法順利排便。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鴨下賢一表示,當孩子排便之後,尿布的不適感會讓人覺得心情不好,因此孩子在此時會過來向父母尋求幫助。他建議,等到孩子出現這樣的舉動後,再開始安排如廁訓練會比較適合。

 

由於現在的尿布都很好用,即使尿尿或大號了也不太會覺得很不舒服。因此,白天可讓孩子穿上學習褲再加上襯墊,讓孩子感受到尿尿後的不適感,這麼一來輔助者也比較容易引導孩子學習上廁所。

延伸閱讀:10%學齡兒童有尿床困擾,長大就會好?符合「623」快就醫

 

便祕會讓孩子排斥排便

當孩子因為便祕使得大便太硬,導致肛門撕裂,就必須進行灌腸,讓孩子產生每次排便時就很痛苦的印象。這麼一來,會使得孩子變得討厭排便、陷入惡性循環。

 

鴨下賢一建議,平時不只要讓孩子多吃優格與纖維質,也要確認孩子是否有補充足夠的水分、運動量是否充足。若是孩子有便祕的困擾,請向醫師諮詢,使用能夠軟便的藥物,調整孩子的排便狀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嗯」不出來怎麼辦?快學吳神父順便法 刺激足部直腸反射緩解便祕

 

孩子練習上廁所 2關鍵最重要

鴨下賢一強調,孩子在練習上廁所時,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不斥責」、「不焦急」。孩子一旦被斥責,就會誤以為排泄本身是不好的事,反而遲遲無法順利學會上廁所。

 

 

即使孩子的尿尿或大號不小心外漏了,只要有在事前先告訴父母,就必須要給予讚美。此外,在幫孩子換尿布時,也要告訴孩子:「現在變得很乾淨囉」,讓孩子意識到屁股變乾淨了非常重要。即使只是偶爾一次,只要孩子成功在廁所裡尿尿或大號了,也一定要大力稱讚孩子。

 

大部分的孩子就算順利上了一次廁所,接下來也無法持續每次都成功。因此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心急,慢慢陪著孩子練習上廁所吧!

 

◎ 本文摘自/《步驟圖解感覺統合生活訓練技巧:提升幼兒精細動作能力遊戲》鴨下賢一 著
◎ 圖片來源/新手父母‧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相關文章
孩子經常掉東掉西、答非所問?兒童專家揭9大注意力缺失症狀
別誤了孩子一生!育兒專家點名「7種最錯誤教養方式」
打小孩真的有用嗎?親子專家「讓孩子害怕,永遠無助進步、成長」
學習越早開始、越多越好?專家提醒「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