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夏季疾病連環爆!中醫指出有5病症要多注意 快用飲食3原則來養生

梁萱琪 整理 2024/05/27 18:3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夏季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引發多種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皮膚病、頸椎病以及呼吸系統疾病。中醫師鍾明君指出,此時節更應該多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以預防這些常見的夏季疾病,才能在夏季過得舒適順心。

 

夏季易被5疾病纏身

鍾明君提到,夏季因天氣潮濕、悶熱,容易被5種特定疾病纏身,其相關症狀如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夏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當心心火亢盛

夏季陽氣旺盛,人們容易感到焦躁、易怒,若陽氣過盛,可能出現舌頭潰瘍、口乾口渴、胸悶心悸、失眠、盜汗等心火亢盛症狀,嚴重時甚至引起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問題,持續出現胸悶、心煩和抑鬱等症狀,則要警覺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2.夏季腸胃疾病多發 慎防腹瀉腹痛

夏季細菌與病毒易隨食物侵入人體,引發腹瀉、胃酸、胃痛、胃脹等腸胃疾病。進食生冷食物後也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一旦脾胃失調,就會出現腹瀉、腹痛、腹脹和噁心等問題。

看更多:健康餐盒一定健康?一餐只喝手搖飲配點心會變瘦?醫破解外食迷思

 

3.潮濕天氣易生皮膚病 注意足癬發生

潮濕悶熱的天氣有利於真菌、細菌繁殖,加上汗多,皮膚潮濕,若不及時擦乾並保持乾燥,便易引起皮膚病,最常見的皮膚病是足癬,也就是俗稱的「腳氣」,除了腳趾間皮膚發紅、糜爛、生小水皰,還會伴隨搔癢及異味。

 

4.長時間吹冷氣 當心頸椎病上身

夏季氣溫炎熱,空調是避暑降溫的利器,但若疏忽了對頸部的保暖,持續接受冷風刺激,可能引起頸椎肌肉持續痙攣,導致後背酸痛、頸項僵痛的「空調病」,加上夏天「風從頸後入」,更應注意頸部保暖。

 

5.呼吸道感染多發 謹防「熱感冒」

夏季潮濕悶熱,人們易貪涼吹空調,感受風寒之邪而引發感冒,俗稱「熱傷風」。輕者會有鼻過敏,出現鼻塞、流清涕、打噴嚏等症狀,重者則有高熱、畏寒、頭痛、乏力、食慾減退等表現。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夏天吃太冰、吃太鹹容易寒性水腫!水腫上身怎麼辦?1料祛濕消水腫

 

夏季飲食注意3原則 調理身體好簡單

鍾明君建議,面對夏季常見疾病,在飲食上應注意3原則,來調理身體,預防以上病症找上門:

●適量攝取生冷食物與瓜果類,避免因過量食用導致腹痛、腹瀉等不適。
●少吃辛辣肥膩食物,減少誘發各種皮膚病,避免內憂外患引起皮膚過敏。
●減少攝取炸物、麻辣鍋與燒烤類食物,避免腸胃積熱,再加上冷飲刺激,導致脾胃不和,引發腹瀉下痢等腸胃疾病。

看更多:少吃水果也有好處?這種水果夏天吃會「傷陽氣」 中醫揭水果真相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鍾明君中醫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