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2024芒種高溫濕熱易困倦!芒種養生要「吃苦」3湯+4穴清熱解濕不頭暈

芒種節氣養生-吃什麼

朱育嫻 整理 2024/06/03 12: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2024年「芒種」時間是 6/5,芒種是24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也是農作物種植時間的分界點,並預示氣溫逐漸升高、降雨量增加。中醫建議可食用四神湯、綠豆水和苦瓜排骨湯,來應對芒種時節的氣候變化。

 

芒種節氣潮濕悶熱 易頭暈、食慾不振、困倦

忠孝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怡帆說明,芒種時節到來,預告著天氣將逐漸炎熱起來。這時的氣候,開始進入梅雨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降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增加、物品容易發霉、蚊蟲孳生、傳染病也隨之發生。而潮濕、悶熱的天氣,也會影響人體;濕性重濁,易困腸胃,也易傷腎氣,可能使人出現頭暈、反胃、食慾不振等中暑狀況,精神也容易困倦。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濕度多少會發霉?醫曝除濕機這樣用防塵蟎過敏 這位置效果最好

 

21水」清熱解濕:四神湯、苦瓜排骨湯、綠豆水

陳怡帆建議,芒種時節可以食用「四神湯」排濕益氣,也可以飲用「綠豆水」清熱消暑,或者體熱仍盛者,亦可料理「苦瓜排骨湯」清熱解毒。

 

陳怡帆進一步說明,「四神湯」由蓮子、茯苓、山藥和芡實4種藥材組成,主要功效是健脾、整胃、祛濕、提元氣,也是一道溫和的藥膳,具有健脾開胃、祛濕益氣等功效。

 

「綠豆水」則是把綠豆洗完之後,泡在溫熱的水中,等泡到綠豆湯汁液體變成淺綠色的時候,取出綠豆水,放涼後即可飲用。切記不要把綠豆煮開,因為煮開之後會有澱粉,會偏濕一點。

 

「苦瓜排骨湯」參考材料為:排骨250克、苦瓜1條、芡實30克、百合30克,一起煲湯。可以清熱解毒、養心安神。

看更多:茯苓白朮瓜丁湯/一碗湯幫你排除體內濕氣!還能健脾益氣、養顏美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芒種吃一點苦!芥藍、苦瓜清熱祛濕

陳怡帆提到,芒種節氣後,也可以適當吃一點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蓮子心、芥藍等,能清熱祛濕,又可防患於未然,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同時,因芒種氣候容易影響脾胃,因此芒種節氣在飲食上「清淡滋補」,建議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由於天氣轉熱,出汗也多,要記得充分飲水,並適當加入少量鹽,以補充體內鹽分。另外芒種後要勤於洗澡,可以使皮膚毛孔通暢,熱氣易於發洩。

看更多:吃苦瓜好處多!苦瓜1煮法降低苦味 苦瓜不用刷 這樣洗不怕農藥

 

中醫建議「芒種」生活作息 午睡別超過40分鐘

1.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可以「晚睡早起」,但稍微晚也不要超過12點,可以早一點起床。

2.在中午的時候可以睡個午覺,養精蓄銳,但不要睡超過40分鐘,以免影響到晚間的正常睡眠。

3.適當曬太陽,但不過度,可有助吸取陽氣,有利氣血運行。

4.天熱出汗多,衣服要勤於洗換,要「汗出但不見濕」;大汗後切忌立即洗冷水澡。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5.流汗後,不要直接吹冷風食冷飲、或以頭面迎接冷氣,也不要在睡眠時坦露肚腹。

 

擊退芒種濕熱!按摩4穴位排濕、提神清腦

陳怡帆表示,透過穴道按摩也可以幫助排濕氣。下肢小腿部的「足三里穴」、「豐隆穴」,以及軀幹中央任脈上的「中脘穴」等,皆可舒緩腸胃不適,並幫助身體代謝掉多餘濕氣。頭頂正中央的「百會穴」,則可以提神清腦,緩解頭暈頭痛,並促進全身氣血循環,促進頭皮新陳代謝的功效。

 

●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側, 外膝眼下三寸(約四指幅寬)的位置。
●豐隆穴:先找到膝蓋骨外側陷下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點就是豐隆穴。

 

●中脘穴:肚臍上方4 橫指寬處。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央。從兩耳到頭頂畫一條線,再從兩眉中央往頭頂畫一條線,兩條線的交接點就是「百會穴」。

 

陳怡帆補充,通常按摩可用食指指腹或指節間關節進行,在穴道上稍入深度、略劃圓弧,按摩至有輕微痠脹感即可,切莫過度。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陳怡帆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