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心臟病免開刀?「體外反搏療法」新趨勢

2018/04/06 09: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一般大眾都覺得心臟病就是要抱胸、胸痛,殊不知還有其他想不到的非典型症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徵兆。患者周小姐心臟病發過一次,持續服藥幾年後,覺得可以不必一直吃藥,就沒有按時服藥,某天吃飽飯回家休息,躺在床上怎樣都睡不著,胸口突然很悶,過一下子不舒服的悶脹感愈來愈明顯,接著上吐下瀉,被送往醫院,醫生實施電擊才救回她一命。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代謝症候群引爆「心」危機

基隆長庚醫院外科副教授江坤俊表示,通常女性心臟病發作,抱胸很痛的時候,代表前期時小血管已經堵塞的很厲害,導致心臟功能已經喪失許多。所以有別於男性,女性治療心臟病,預後沒有男性好,死亡率也比較高。

 

江坤俊提醒,血管堵塞的過程是累積性的,需要靠吃藥長期控制,他也經常衛教病人,心臟好不好,就要注意自己是不是代謝症候群,得到代謝症候群後,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的機率就是比一般人高。所以平常就要注意血糖、血壓、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膽固醇,還要記得量腰圍,男性不要超過90公分,女性不要超過80公分。

 

示意圖/TVBS

 

治療新趨勢:體外反搏療法

博仁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康志森指出,現在有一種治療心臟病的新趨勢,叫做「體外反搏療法」(EECP),就是穿上壓力褲,配合下肢擠壓。當心臟在收縮的時候,壓力褲是放鬆的,當心臟放鬆的時候,壓力褲馬上縮起來。原理是心臟收縮、壓力褲放鬆時,讓收縮壓稍微低一點,減低心臟負擔;心臟放鬆、壓力褲收縮時,讓回流心臟的血液大量增加,也就是增加舒張壓,這樣一來一往改善心臟功能,所以說「腳是第二心臟」。不過江坤俊補充,這種還不是標準治療,所以健保沒有給付。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一般來說,「體外反搏療法」通常用於年紀過大已經不適合開刀者,或已經裝過支架、做過繞道手術,但還不是很滿意的患者,或是症狀不是很嚴重、僅是服藥的患者。江坤俊提醒,注意有3種情況不適合做: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血壓控制不好、以及靜脈血栓的人。

 

鍛鍊下肢,幫自己強化心臟

既然腳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平時可以做哪些動作,讓血液回流比較順暢,幫助心臟功能更好?物理治療師彭伊君傳授2招運動,能鍛鍊下肢,保養心血管。

 

1.指揮家

此運動稍微考驗平衡感。首先要單腳站立像金雞獨立,然後把另外一隻腳踢出去,腳板開始做指揮的動作。腳板在轉動過程中,肌肉會收縮,就能幫末梢的血液回流到心臟。彭伊君補充說,更理想的做法是躺著做,腳可以高於心臟,讓心臟更輕鬆地把血液順著重力帶回來。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2.練舞功

此運動要動到大腿的區域。首先雙手握拳,準備要練武功的感覺;然後把一隻腳抬起來,過中線跨出去,有點像相撲跨步的感覺。這個環繞的動作,會幫助大肌肉收縮,把靜脈血液打回心臟。建議一天一邊做20下。

 

◎ 編輯/朱育嫻報導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物理治療師傳授!2招心血管保健操,讓血管暢通變年輕
心電圖看心臟病不準?「這些疼痛點」要警覺心肌梗塞
拇趾外翻很嚇人!「一條彈力帶」教你解決
中西醫調節免疫力7招,今年不怕感冒了!
專家教你!用健走杖、微痠拉筋法,幫膝蓋延壽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