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手不舉是五十肩?「針灸」這裡就好了!2動作測試便知是「肩夾擠」或五十肩

丁彥伶 報導 2024/05/27 14:57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50多歲的王先生從事木工30年,近兩三年因為工作案件增加,一直覺得右上臂容易痠痛,沒想到最近症狀惡化到右手舉不起來、舉不高,懷疑自己得了「五十肩」!沒想到中醫師幫他針灸近1個月,他的手能舉高、症狀全改善!中醫師說,手舉不高可以自己做兩個測試,如果都「中獎」,不是五十肩而是「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候群好發50~60歲 與過度重複勞動有關

50多歲的王先生,因為長時間做木工右手需費力工作,近兩三年已經感覺右上臂容易痠痛,手臂上舉到某些角度也會卡卡、疼痛。近三個月疼痛明顯影響到工作,因此前往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就診。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五十肩運動自救!2關節復健毛巾操 改善五十肩疼痛

 

經中醫師翁瑞陽診治後發現,王先生在進行「抓癢測試」時,勉強能摸到對側肩胛上緣,但要摸到下緣就顯得困難。做「空罐測試」時,肩頸部的「棘上肌」部位出現明顯疼痛感,雙手上舉約60度左右會感受到阻力,但舉高過110度後反而變正常。翁瑞陽診斷王先生得的是「肩夾擠症候群」而非五十肩,此症好發50~60歲,通常是和過度重複勞動導致肩鎖關節結構異常有關。

 

▲做疼痛弧測試(左圖),手舉高到60度角時會疼痛、無法上舉,或是「抓癢測試」(右圖),手無法摸到對側肩胛下緣。(圖/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舉手痛」6成是肩夾擠症候群

翁瑞陽表示,很多人在肩膀疼痛或是「一舉手就痛」等活動受限,都會以為自己罹患了五十肩,但其實五十肩的發生率約有2%~3%,根據統計發現,在肩膀痛的病患中,約有6成以上是肩夾擠症候群。他表示,想了解是否是五十肩,可以做「投降姿勢」自我檢測,若手無法舉到「耳朵高度」,才可能和五十肩有關。

 

針灸治療配合復健 持續追蹤避免復發

翁瑞陽說,為王先生檢查時發現他的雙肩有「圓肩」情形,也就是肩膀會不自覺往前傾,圓肩的人也會像「烏龜脖」一樣,脖子往前突出。檢查發現王先生的圓肩右側特別明顯,向後扳動時有明顯阻力感。觸診後也發現他的三角肌有明顯條鎖狀觸感,按壓胸大肌、棘上肌及斜方肌都有痠痛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穿脫衣服、睡覺都痛!五十肩吃藥、復健都沒用?1療法30分鐘終結肩痛

 

治療選擇,翁瑞陽採用針灸治療,針刺他的肩髃穴、肩中俞穴、雲門穴與巨骨穴,並配合觸診了解他疼痛的位置找出「阿是穴」,處理局部筋結,針灸治療一次後,他的疼痛即獲得緩解。

 

 

翁瑞陽醫師提供肩夾擠針灸4穴位

▲針灸肩髃穴、肩中俞穴、雲門穴與巨骨穴等穴,患者的肩夾擠症候群很快改善。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後續王先生接受一周三次的針灸治療,也同步處理圓肩問題,搭配復健運動。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王先生肩膀已大致恢復正常活動,但因從事木工工作,上臂勞動無法避免,因此他仍會定期回診評估。

 

針灸治療可鬆解局部沾黏 恢復肩關節舒適

翁瑞陽解釋,肩夾擠症候群即是「肩周炎」,是因肩胛骨或肩膀周圍組織異常,導致肩峰下間隙相對變窄,肌腱和關節囊摩擦而局部發炎腫脹所致,常造成局部疼痛與手臂活動受限。

 

針灸可解除周邊肌肉緊繃,並鬆解局部沾黏,再配合中醫傷科及復健鍛鍊手法,協調肩周圍的肌群,才能讓肩關節回到健康舒適的活動機制,有效改善疼痛和活動限制的問題。

看更多:張忠謀不失智祕訣!江P揭哈佛5個生活習慣多活10年!毛巾操解痠痛增肌力

 

◎ 圖片來源/台南市立醫院.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南市立醫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