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餓也痛、飽也痛竟然是胃癌!4成胃癌發現已是晚期,長年胃痛不能當老毛病

丁彥伶 報導 2022/01/20 15:1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胃癌「上榜」10大癌症20年,雖然退居第9大,但死亡人數卻排名第6名。醫師表示,很多人腸胃不適都會自行服用胃藥、胃散,以致約有4成胃癌患者確診時已無法手術治癒,甚至從發現到死亡只有短短幾個月。胃癌治療10多年來沒有進展,最近晚期癌治療傳來重大突破,使用免疫療法藥物,末期患者可望延壽1年。

 

老、中、青名人,發現胃癌不到1年就去世

楚留香系列的武俠片名導演張鵬翼、樂天銀行董座簡明仁,以及韓星朴志勳,分別在去年和前年因晚期胃癌去世,朴志勳年僅32歲。他們的共通點,都是發現晚期胃癌後不到1年就抱憾過世。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金馬影帝食道癌去逝,上個月才確診 醫師說別等到有「這症狀」才就醫

 

胃不適愛吃胃散、胃藥易延誤早期發現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學講座教授,同時也是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立宗表示,國人有胃部不適時,通常會自行買胃散、胃藥、胃乳來吃,症狀改善時就忽略了,而這些都可能會造成胃癌症狀被延誤,等到發現時已經過了早期治療的時機。

 

57歲的許先生就是一個例子,他多年來都有腸胃不適的問題,原本是腹部悶痛與不適,後來發現肚子餓了會痛、吃飽也痛,服用胃藥疼痛很快就好了,所以他也沒有特別注意。等到前年8月,吃了胃藥腹痛仍無法緩解、體重掉10公斤,他才就醫照胃鏡等檢查,才發現他已經是胃癌晚期還合併肝轉移。所幸後來在台北榮總治療時合併免疫藥物治療,目前回復活力,已經可以重拾最愛的羽毛球運動。

 

 

別只關心傷肝,亂吃更易傷胃

陳立宗表示,現在大家都常擔心「吃這個傷肝、吃那個對肝不好」,但其實胃癌也和我們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包括吸菸喝酒、老化、家族史等,皆可能提高罹患胃癌的風險,其中,老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更為亞洲人胃癌致病主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胃癌已蟬聯10大癌症超過20年,雖發生人數於10大癌症中只排行第9,但是死亡人數卻位居第6名,致死率不容小覷。

看更多:癌症時鐘快轉!每4分20秒就1人罹癌 大腸癌連14年榮登癌王

 

胃癌和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症狀類似

為什麼胃癌難早期發現?陳立宗表示,胃癌的症狀和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很像,民眾普遍害怕做胃鏡,而早期胃癌除非能儘早進行內視鏡檢查,否則很難發現。以至約有4成胃癌患者確診時,癌細胞多已屬無法切除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無法透過手術完全清除腫瘤。

 

晚期胃癌治療中,全身性化學藥物治療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能夠幫助患者控制病情與延長生命,是第一線治療的標準療程。但雖然目前已有標靶藥物,但只適用於HER2陽性患者,其餘超過9成屬於HER2陰性的病患就不適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晚期胃癌首要治療目標為「延長存活期」、「延緩疾病惡化」及「緩解症狀」,但近10年來胃癌治療無重大突破。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表示,近年來免疫療法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相較於過去傳統治療方式多為直接攻擊癌細胞,免疫療法是經由喚醒自身免疫系統去攻擊或消滅癌細胞,被廣泛使用在許多癌症治療。

 

免疫藥物可用於晚期胃癌,存活期突破1年

目前免疫藥物也核准用於晚期胃癌治療,除可在第3線接力使用外,亦能在第1線與傳統化療藥物合併使用,可望嘉惠更多患者。且經最新臨床研究證實,免疫藥物可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可謂晚期胃癌治療10年來的重大突破。

 

陳明晃說明,台灣癌登資料顯示,轉移性胃癌患者單用化療整體存活期為7個月、單採手術切除整體存活期為3.9個月。而免疫合併化療則已經突破過往晚期胃癌存活期不滿一年的困境,且研究結果顯示,有6成患者腫瘤明顯縮小,相較於傳統化療,能有較好的長期控制效果,患者除能延長生命,還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陳立宗呼籲民眾,腸胃不適不要自行買藥、服藥,即使是「多年胃病」,也不要以為是老毛病就掉以輕心,每隔一段時間都應該再檢查。雖然國內胃癌好發在60歲以上長者,但其實國內3、40歲的年輕患者也不少。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提醒要多注意健康飲食攝取,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煙燻、醃漬食物。如果持續出現腸胃不適症狀,如:胃脹痛、消化不良、食慾差、體重減輕,應盡快就醫檢查,不可當作只是一般腸胃不適。

看更多:女星胃癌治療後,爆天天都在對抗1症狀 治癌名醫說用這兩種方式治療免費又有效

 

◎ 圖片來源/陳立宗醫師‧陳明晃醫師‧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陳立宗醫師‧陳明晃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