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大肚子注意:腎臟病風險多了1.5倍!真正危險的脂肪是它

2019/01/02 13:49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大腹便便」除了是一種累贅,也是許多慢性疾病的目標。過去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堆積在腹部的「內臟脂肪」,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肌梗塞、腦中風、退化性關節炎等有高度相關,而長庚醫院一項新的發現,內臟脂肪指數(VAI)愈高的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5倍,千萬別輕忽。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肥胖是慢性病,也會提高癌症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在1996年正式將肥胖列為慢性病,肥胖甚至也是大腸癌、子宮內膜癌、乳癌等危險因子之一。林口長庚醫院家庭醫學科陳逸娟醫師表示,為了解內臟脂肪指數與腎臟病的關聯程度,林口長庚醫院家庭醫學科蒐集2013年共23,570位在長庚醫院接受健康檢查的成人,依公式計算每人的內臟脂肪指數(VAI),並分析此指數與慢性腎臟病的關聯。結果發現,隨著VAI數值上升,血壓、血脂、空腹血糖也隨之增高,腎功能(腎絲球過濾率)則是愈差。

 

陳逸娟醫師說,因目前國際間尚無公訂的VAI正常值切點,研究進一步將該群成人的VAI由低到高分成4組,將VAI數值最高(>3.7)的一組人定義為VAI異常,其餘3組人定義為正常。結果發現VAI異常者和正常者相比,有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為1.5倍。

 

控制日常飲食,多吃全穀蔬果要運動

陳逸娟醫師指出,體脂肪累積過多,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許多負面影響,而體脂肪依分布的型態,可區分為「皮下脂肪」及「內臟脂肪」,其中,內臟脂肪與眾多慢性病的關聯又比皮下脂肪來得緊密。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慢性腎臟病在台灣是高發生率、高盛行率且高醫療花費的疾病,台灣洗腎人口已突破7.8萬人,不想面對洗腎對生活帶來的衝擊,VAI較高的民眾,要積極控制體重消除內臟脂肪外,對於糖尿病、高血壓等易合併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陳逸娟醫師提醒,務必控制日常飲食,依照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等建議,多攝取全穀類、蔬果、豆類、堅果類等,避免油膩食物、紅肉、甜食、手搖飲,以及要多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型態,以避免腎臟病變的發生。

 

◎ 編輯/朱育嫻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腹部飄孕味超尷尬!2招「輕運動」拯救你

又被當孕婦?辣媽教練帶你瘦!「一瓶礦泉水」快速瘦小腹

專攻腹部!「棉花糖女子」必備的初級訓練6式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外食族血壓高!營養師這招「得意舒服」就化解
 

【立即報名】顧好子宮遠離婦科病 健康2.0免費講座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