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過年病!藥師的備藥清單6重點 假期出遠門不掃興
春節假期即將到來,相信許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已經迫不及待開始規劃旅遊活動,無論是出國或國內旅遊,旅途中都可能潛藏著一些健康風險。旅行中較常發生的健康狀況包括:腹瀉、暈車、感冒、過敏、皮膚外傷等,考慮到症狀輕微而不需尋求醫治,或者是旅遊地就醫不方便,此時自備藥品即可派上用場,化解突如而來的症狀。那麼,自備藥包究竟該怎麼準備才好呢?
示意圖/TVBS
旅行用自備醫藥包以方便隨身攜帶最為適當,建議包含的物品,可以依據旅遊目的地、個人的健康狀況自行增減內容物,並應該在出發前了解所有藥物、用品的使用方式。除了簡易的護理用品如紗布、OK繃、消毒棉片、透氣膠帶、三角巾等,旅行用自備醫藥大致上可選擇以下藥物類型:
【感冒藥】
旅途中可能因疲勞或溫差變化大等原因不小心「中標」,出現鼻塞、流鼻水、發燒、頭痛及咳嗽等症狀,除了注意保暖、適時補充水分及充足休息,當感冒症狀出現時根據藥物的用途分為:
●解熱鎮痛劑(如Acetaminophen、Diclofenac),用以緩解疼痛及退燒。
●抗組織胺(如Levocetirizine、Cyproheptadine),緩解鼻塞、鼻水及過敏。
●止咳化痰藥(如Dextromethorphan、Acetylcysteine),抑制咳嗽或使痰液排除。
【止暈藥】
止暈藥常見成分多為具有副交感神經阻斷作用的第一代抗組織胺(如Meclizine)及東莨菪鹼(Scopolamine),劑型分為口服和貼片等,口服建議於搭乘交通工具前30分鐘至1小時服藥,貼片則至少搭車前4小時使用,並依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藥物。
【腸胃藥】
若出現輕微消化不良或胃脹氣,可用Dimethylpolysiloxane緩解;胃腸痙攣可用Hyoscine-N-butylbromide來解除;便祕則用緩瀉劑(常見如Sennoside、Bisacodyl),能促進腸道蠕動,軟化糞便,一般為短期性使用,當排便恢復規律時即可停藥。
示意圖/TVBS
【外用藥】
不慎發生蚊蟲叮咬、擦傷、割傷等外傷,引起皮膚過敏、紅腫時,依據不同情形可以使用止癢藥膏、含抗菌成分軟膏及含類固醇軟膏;含消炎止痛成分之軟膏及貼布能緩解肌肉拉傷、扭傷等運動傷害。
【特殊預防用藥】
旅遊地的海拔較高或本身有高山症病史,可以請醫師開立預防高山症的藥物。目前常用的一線用藥為Acetazolamide,除了預防也有治療效果,並能加速人體適應高海拔環境,若對此藥過敏或無法耐受者,Dexamethasone也可作為選擇之一。
【助眠藥】
有時更換睡眠環境或是時差,可能導致整夜輾轉反側,造成隔天精神不濟,旅遊前可以事先諮詢醫師,評估狀況開立助眠藥物,幫助調整時差,提升睡眠品質。
慢性病或需規律服用藥物之患者,最好多準備幾天份的藥物,並隨手提行李攜帶,以免托運行李遺失或延遲送達,造成無藥可用的窘境。額外提醒,若使用藥品內含胰島素注射針劑則應攜帶上機,以免機艙溫度變化而影響藥物品質,因登機安檢需求,也建議準備一份英文病歷摘要、處方箋隨身攜帶。
自備醫藥包雖可解決旅遊時所遇到多數的健康問題,但若身體極度不適或是自行用藥後仍未改善,還是應盡速尋求醫療協助,以免對身體造成莫大之傷害。
◎ 撰文/亞東醫院藥學部藥師蔡其芸
◎ 編輯/朱育嫻整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