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麻就是血路不通?背後隱藏7大疾病 必知!
「醫師,我腳會麻,是不是血路不通?」足踝外科醫師朱家宏指出,現代醫學上並沒有「血路不通」這個名詞,腳會產生麻痺感,約可歸因為兩大問題:血管障礙或神經障礙。患者應先學會如何向醫師具體說明腳麻的型態與位置,才能獲得正品診斷。
示意圖/TVBS
究竟,哪些問題會讓人感到腳麻?
第一、「血管障礙」引起的血路不通
◆糖尿病:糖尿病會促進血管的老化進而引起動脈硬化,脂肪混合著平滑細胞及鈣堆積在血管內壁,造成心血管疾病與周邊血管症狀如間歇跛行、足部潰瘍等疾病。
◆動脈硬化:臨床上病人因三高引發動脈硬化阻塞到腳的機率很小,但「腳中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也有病例是因創傷引發「急性動脈血管阻塞」,這時必須在黃金8小時內設法將動脈血管疏通,一旦錯過,將使足部組織壞死,面臨截肢的痛苦。
◆靜脈栓塞:最常見的是深部靜脈阻塞,也就是「經濟艙症候群」,腿部長時間坐著無法伸曲,容易造成深度靜脈血栓,症狀輕者發生下肢水腫,重者則因血栓塊到肺部,造成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難、中風或死亡。這類症狀的知覺,比較屬於「腳脹」的感受,而不是「腳麻」。
第二、「神經障礙」引起的血路不通
事實上,神經系統掌管人體的知覺,當然與此症狀有更緊密的相關性,從神經系統的角度來看,區分為兩種:
◆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由腦及脊髓組成,所引發腳麻情況的病徵,最常見的包括「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症」兩種,一旦確認腳麻是由中樞神經障礙引起時,都會轉介至脊椎外科治療。
◆周邊神經系統
這類神經障礙所呈現的狀況又大不相同:
糖尿病足周邊神經病變比較沒有辦法治癒的,屬於整體性的內科疾病,只能靠自己控制血糖、定期回診檢查。
跗管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這是屬於足踝專科的領域,許多人都對它認識不深,很容易被誤診為足底筋膜炎或蹠痛。
跗管症候群在於脛神經(tibia nerve)通過踝關節內側下方到腳的通道受壓迫,造成神經傳導受阻。患者就會感到足部麻痛,但只會發生在腳底及腳盤內側,不會有大腿、小腿都麻的情況產生。
此外,只要輕輕敲擊內側踝關節下方、脛神經通過的地方,若有一種類似電流通過的感覺,產生麻痛、灼熱感,就可能是「跗管症候群」。
朱家宏強調,跗管症候群是可以利用手術來對神經減壓治療的,主要關鍵在於能否正確診斷出問題,如果只是短期腫脹,有時不開刀亦可獲得良好改善。
造成腳麻的原因很複雜,病人經常在內科、神經科、復健科、骨科、國術館、中醫......之間流浪。但每一種「血路不通」都有其不同的感覺與不同的原因,病人應該要具體說明腳麻的型態與位置,醫師才能夠比較精確地診斷。
◎本文摘自/《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朱家宏醫師著
◎記者/曾金月整理 ◎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