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爆了!通風、補水…牢記5要點預防熱傷害

天氣愈來愈熱,根據氣象局預估最近氣溫可能高達37度,醫師提醒大家,預防熱傷害,一定要記得多喝水與注意通風,國健署也建議,外出時從頭到腳一定要做到「5點不漏」。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國健署長王英偉指出,若在戶外悶熱環境活動長時間活動,且運動導致大量流汗後,如果忘記補充水分,即可能造成脫水。
預防熱傷害,牢記預防熱傷害的從頭到腳5裝備要齊全:「寬邊帽、太陽眼鏡、涼爽透氣之衣物、擦防曬乳、尋找蔭涼處」,也就是戶外活動應戴寬邊帽及太陽眼鏡、穿著涼爽透氣的衣物、注意防曬、於陰涼處活動以減少太陽直曬時間、增加休息次數、定時飲用白開水等。
無論室內戶外都要小心
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蔡忠紘指出,氣溫狂飆,無論在室內外都要小心「熱傷害」,所謂「熱傷害」,就是當人暴露在高溫環境下,若無法有效散熱,就會因體液的過度流失,造成脫水、電解質失衡、甚至器官衰竭等嚴重後果。
示意圖/TVBS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熱傷害在分類上大致可分為熱衰竭、熱痙攣、熱昏厥、熱中暑,而熱衰竭是較輕微,而熱中暑是最嚴重的一種。醫院門診曾遇到男大生瘋籃球三對三鬥牛,烈日下運動數小時後腹痛就醫,經診斷是高溫導致肌肉痙攣。
蔡忠紘提醒,民眾除了避免在烈日下工作過久,穿著淺色寬鬆衣物,並應保持環境通風,因為悶熱潮濕的天氣會讓身體散熱困難,此外也應多補充含電解質的水分,若有上述熱傷害的症狀,需提高警覺盡快處置。
三種藥物易造成熱傷害
另外,蔡忠紘也提到有些藥物如抗組織胺、抑制腸胃蠕動用藥、或是某些抗精神病用藥,會抑制排汗,更易造成熱傷害,有服用的民眾要特別留意;老年族群由於身體代償機能退化,家屬更要提高警覺,避免憾事發生。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氣溫飆破40度 中暑時哪裡降溫最有效?
2020-05-13 19:00:00

端午連假熱爆!中暑、熱衰竭急救5步驟 體溫超過40℃恐致命
2020-06-24 15:10:00

小心室內也會中暑!醫師公開1招「散熱」最有效 預防中暑還能救人
2021-05-10 11:00:00

千萬不能等口渴才喝水!出現皮膚變紅等3症狀已是熱傷害 6類人要小心
2021-05-14 15:58:37

好熱!防中暑熱傷害多喝這5種飲品!學日本喝「這種茶」降溫無咖啡因
2021-05-24 14:38:24

防疫也要小心酷暑,室內也會「熱傷害」!中暑未能及早辨識死亡率5成
2021-06-28 15:54:38
人氣排行榜
人氣排行榜